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赢手日记 > 181,斗争

181,斗争

但是也不可磨灭他的功劳,我建议恢复他董事的身份。”何淑静说道。

一语落地,董事会就彻底的安静了下来,谭玉伦上次因为清源大厦坠楼的的事情被调查,查出他和恒正以外的公司合作,出卖公司的利益,把订单拿出去给外面的企业做,所以暂时的取消了他董事的身份。

这些天谭玉伦一直以主管的身份管理机械制造部,但是他在公司的影响,他在公司做了那么多年的董事,人脉关系自然是有的,而因为上次的事情,谭玉伦早就选择背离高天明,投入了何淑静的阵营,何淑静自然是希望恢复谭玉伦的董事身份,加大她的影响力。

何淑静的想法高天明大致可以猜到,眯着眼睛看着何淑静说道:“谭玉伦在事业部做了那么多事,把公司的订单私自拿出去,这样的事大大的影响了公司的营收,我就是看在他为公司做出多年贡献的份上才只是取消了他的董事身份,不然以这些证据,要是交给有关部门,完全可以以经济罪起诉他。”

亏空公司的钱,这事已经涉及到了犯罪,当初高天明之所以没有把谭玉伦赶出去,还是因为他在事业部的影响力太大,怕把他送进局里事业部会混乱,但是他犯法的事依旧是事实。

何淑静听到这皱了一下眉,不过还是坚持道:“他吃掉公司的钱可以让他慢慢的吐出来,但是因为这件事就一直取消他董事的身份,无疑是对他以前功劳的抹杀,而且恒正的前身你也清楚,谭玉伦虽然做了错事,但是并非不可原谅。”

恒正的前身是一个个联合的小厂,现在在公司的董事大部分都是以前那些工厂的老板,谭玉伦是从公司建立之初就加入公司的,何淑静的意思是吃了钱可以让他吐出来,但是不能因为这事就取消了他的董事身份。

公司的董事自然看得出现在谭玉伦是站在华家这一边的,一个董事的支持影响都会很大,所以高天明和何淑静才会那么激烈的争辩。

甚至有些了解内幕的人,更是知道今天是恒正最特殊的日子,所以他们看着高天明和何淑静争论也没有插嘴,而是静静的隔岸观火,等待事情发展。

“何董,谭玉伦犯下错误到现在才有多少时间?两个月不到,这样就恢复了他的董事身份其他的董事,公司的人会怎么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谭玉伦的董事身份只有确认他改过自新,而且给公司做出足够的贡献,功过相抵之后,才有可能给他恢复董事身份。”高天明说道。

高天明也不知道现在何淑静到底吃了什么药,会选择这个时候要求恢复谭玉伦的董事身份,谭玉伦在这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名不正言不顺,何淑静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似乎并不是非常的明智。

“哼。”何淑静冷哼一声:“现在公司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规矩也需要按照情况决定。而且如果说起过错,公司里最大的罪人恐怕就是你吧,高天明,我问你,在之前,恒正发展一直都很稳定,这两年先不说营收减少,单单是陷入的资金困难和公司形象的损伤就不是你能偿还的,我觉得你的决策有重大纰漏,比起以前,我甚至怀疑恒正在你手里已经开始走起下坡路。”何淑静言之凿凿。

其实她知道谭玉伦董事身份的恢复不可能那么快,何淑静就是故意挑事,要和高天明争执,只要高天明争执起来,她就会趁机提出罢免案,何淑静看似在胡搅蛮缠,其实她需要的只是一个借机发难的借口罢了。

公司中立派的董事听完之后感觉到了不对劲,何淑静平时虽然也和高天明争执,在公司里唱反调,但是从来都没有那么尖锐的对抗过。

但是何淑静说的也是事实,恒正在之前虽然利益增长缓慢,但是依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大企业,而现在因为转型科技业,投资巨大,为了布局研发,投入的资金已经拉低了恒正这些年制造业发展的进程。

其实很多董事心里也在想,如果当初不那么着急的转型会怎么样?恒正依旧是制造业的大企业,他们可以把重心彻底的放在高端制造业上,说不定还能继续稳定的发展。

而进军科技业之后,虽然他们看到了丰厚的利润,政府倾斜的政策支持,但是因为转型,资金投入过大,负债严重堆高,而且回本速度缓慢和后期依旧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风险,还有就是专利官司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转型之后的影响。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去年恒正的年营收严重缩水,甚至现在还欠了很多的钱,一些董事也认为现在公司的局势就是高天明造成的。

“何淑静!当初我提出转型,也是全体董事同意,投票通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