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春秋战国演义 > 第40章:盟周边大败随国

第40章:盟周边大败随国

卒都是老弱,盔甲都是朽破,马匹都是瘦弱,没有什么战斗力,就趾高气扬起来,大大呼呼地对楚子熊通说:“我们两国各守疆界,平安无事,不知道上国怎么想起来和盟的事情?”

熊通装熊地说:“楚国连年受灾歉收,百姓穷困生病,需要休养,担心东方各国作乱,诚心希望和富强的随国结为友好同盟,一旦有事求得帮助。”

少师吹上了:“汉东小国,都听从随国的,我们两国和好,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少师就和熊通在两国的盟约上签字。

少师走出营门回国,熊通就传令班师,故意让少师看见了楚营拔寨。

少师回到随国,对随侯说:“楚国受灾,粮草不足,兵力软弱,害怕东方各国进攻,所以和我们结盟。我看他们兵卒大都老弱,兵器老化,不堪一击,签约之后立即拔营。请主公给我一支兵马,追袭楚兵,一定能够大获全胜,让他们今后不敢小瞧随国。”

随侯十分信任少师,就同意了少师的意见,给少师调集兵马。兵马还没有集结,季梁就听到了消息,立即来找随侯:“主公千万不能追击楚兵?”

随侯问:“为什么?”

季梁说:“楚国的令尹斗伯比足智多谋,他们把精锐兵将和武器设备封藏起来,故意选些老残兵卒破旧兵器放在外面让我们看,少师没有看到真正的楚军,我们千万不能上当。熊通当政三十多年,已经灭掉许多小国;最近刚刚灭掉权国,变成了楚国的县。楚兵临近鄢国,惊动了临近的邓国。听说邓侯请蔡侯、郑伯到邓国会盟,联合拒楚。郑伯称霸北方,也没敢小看楚国,我们更不能轻敌。现在楚国发展很快,非常富足强大,很得天时,我们对抗不了。他们故意让我们看到弱点,是引诱我们上当。另一方面,我们刚刚和楚国签订盟约,立刻起兵攻打楚国,这是背约失信,楚国回头打我们就有了理由。我们有灭国的危险。”

随侯又问:“如果不打楚国,我们应该怎么办?”

季梁说:“对内发展生产,多养军马,训练兵将,囤积粮草。对外亲近邻国,形成同盟。这样,楚国就不敢动我们。”

随侯觉得季梁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不打楚国还是不甘心,就命人占卜,卦象不吉,这才撤销了进攻楚国的命令,精心修德修政,壮大国力。

楚国撤兵,随国没有上当追击,楚子熊通问令尹斗伯比:“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召集临近的各诸侯国会盟。如果随国来了,就让他牵头领着其他诸侯去洛阳请周桓王承认楚国的王位。如果随国不来,我们就以背盟为理由讨伐它。”

熊通说:“好,这一步就这么走。”

接着,就派遣使节通知江汉各国于孟夏(巳月周历六月、夏历四月)朔日(初一)在沈鹿会盟。会盟之日,巴、庸、濮、邓、鄾、绞、罗、郧、贰、轸、申、江各国诸侯全都来到,只有黄国、随国没有到会。楚子派大夫薳章去黄国责问,黄国认罪服软,到会结盟;同时派大夫屈瑕去随国,随侯逞强不服。熊通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随国,大军来到汉水与淮水之间。随侯召集群臣研究对策,季梁说:“楚子初和诸侯,气势强盛,不能轻敌。不如派人去认错,如果楚国答应重修于好,就可免于一战,减少损失。如果楚国不答应,他就理屈,我们的兵士理直气壮,气势对我们有利。我们士气高涨,他们士气懈怠,我们或许能够打胜。”

少师极力反对季梁的意见,挥着胳膊说:“你怎么这样胆小如鼠,楚军软弱无力,远来疲惫,是来送死来了。如果不马上开战,让他们再次逃跑,多么可惜呀!”

随侯偏信少师,以为楚军真的都是老弱病残,不堪一击,就决定出战,令少师为先锋,自己亲自统御大军,让季梁断后掩护接应。

季梁蹬车眺望楚国兵阵,对随侯说:“楚兵分成左右两部分。楚国人的习惯左边为大为上,楚君肯定在左军,精兵强将也都在左军。我们应该避实就虚,以主力专攻右军,右军败退,左军也就泄气,这一仗必然胜利。”

少师的意见恰恰与季梁相反,他对随侯说:“擒贼擒王,放着楚君不打,不让楚国人笑话吗?”

随侯采纳了少师的意见,集中兵力进攻楚国的左军。楚国的左军左右分开,让随军进入阵内。随侯杀入阵中,楚国四面伏兵骤起,一个个都是勇猛的战将。少师和楚将斗丹交锋,不是斗丹的对手,十几个回合被斗丹大枪刺死。随侯的战车是特制的,非常显眼,招来许多楚兵楚将,随侯挥动大枪左右抵挡,季梁保护着随侯死战,眼看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