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稳定下来,宋庄公就派人送来国书表示祝贺,同时要求厉公兑现承诺。厉公就找来祭足商议。厉公说:“当初为了回国,对于宋国的勒索不敢回绝,只能假意应承。现在寡人刚刚即位,屁股还没有坐稳,宋国就跟着屁股要贿赂。如果如数给付,国库就空了。况且刚一即位,就丢掉三个城池,这不让邻国笑话吗?”
祭足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城池地盘是不能给的。不过,没有一点表示也不行。可以对他们这样说,‘现在时局还不稳定,割让地盘会引发动乱。所以只能给付三个城池的收入,白壁、黄金先付给三分之一,粮食明年开始给。’”
厉公同意这个意见,就命人写了国书。
宋国使者带着郑国的国书和白壁三十对、黄金三千鎰回到宋国,向宋庄公交差。宋庄公看了郑国的国书非常生气地说:“你子突逃难到我宋国,宋国收留了你。没有我宋国,你死活还都不知道呢,这国君是我给你的。这么大的恩情你不思报答,说话不算数。这么一点东西,原本是世子忽的,你吝啬什么?”当天就又派一个使者来到了郑国,要求郑厉公许给宋国的东西必须立即如数兑现,不要三城的产量,只要三城的土地。
厉公再次和祭足商量,祭足说:“三城是不能割让的,就再给二万钟粮食吧。”
郑国又给出二万钟粮食,宋国使者把粮食带回宋国。不几天宋国的使者又来了,传达宋庄公的话:“必须立即全部兑现当初的承诺,否则就请祭足亲自到宋国去说清楚。”
祭足对厉公说:“这个宋侯逼人太急,不通情理。你对郑国新君有恩,我们也不是不报答你。你这样咄咄逼人,简直不可理喻。当初你公子冯投奔郑国,宋殇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没有把你献出来,这是多么大的恩情?你回国为君,郑国没有向你要任何东西。你为了稳定侯位,把宋国祖传的镇国之宝商彝送给郑国,把郜大鼎送给鲁国,求郑伯确认你的宋侯合法性。为此,郑庄公召集鲁侯、齐侯、陈侯在稷会盟,宣布承认宋侯的合法地位。郑国先君对你这么大的恩情,你都没有回报。看来宋侯是个不仁不义的人,我们先不理他。”
厉公问:“这样能行吗?”
祭足说:“我们可以请齐国、鲁国给予说和通融,实在不行,我们把他的镇国之宝商彝还给他,宋侯想起以前,必然惭愧,就不会再追要了。”
厉公问:“齐国、鲁国能出面吗?”
祭足说:“主公可能有所不知,前些年,先君伐宋伐许,每次鲁国齐国都出兵,鲁侯即位,先君给予成全。我们可以分别给他们送些礼品,如果齐国求不到,鲁国肯定帮忙。”
厉公高兴了,说:“有道理,就这么办。”当即派出使者携带礼品分赴齐国和鲁国,通报确立新君,叙说宋国忘恩背德,索贿逼贿不近人情,请求给予说和通融。
使者来到齐国,送上礼物,说明来意,齐釐公眼睛瞪了老大,沉默了好大一会。他想:这个郑忽当年拒绝寡人的美意,如果这桩姻亲结成,有齐国这样的后盾,借他宋侯十个胆子也不敢纳突废忽。郑忽糊涂不懂政治呀!虽然对郑忽辞婚不满意,但是没有忘记郑忽帮助齐国打败戎兵的功劳,对郑国废忽立突非常气愤。齐釐公慢声慢语地说:“世子忽犯了弥天大罪了吗?”
郑使胆怯,没敢回答。
“既然公子突无故废君,就是大逆不道!寡人将亲自率领齐国兵马,会合诸侯讨伐无道。把你们的东西拿走吧,齐国不敢收受!”
使者返回郑国,郑厉公大惊失色:“齐侯震怒,必动干戈。这可怎么办呢?”
祭足说:“主公不用担心,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立即操练兵马,做好迎敌准备。
这时,去鲁国的使者也回来了,汇报了鲁侯的态度。郑厉公赶走哥哥上台,鲁桓公杀了哥哥即位,都是兄弟相残。郑使送上礼物说明来意,鲁桓公看到礼物很重,比当年宋庄公上台送的多多了,郑国闹家窝子我不管,世子忽和公子突都是郑庄公的儿子,鲁郑还要保持友好关系。使人钱财与人消灾。就满口答应说:“郑国是鲁国多年的朋友,寡人将亲自去宋国,为你们和解。”
听了鲁国的情况,郑厉公这才松了一口气。祭足说:“主公更不要担心了,齐国出兵,鲁国会帮助咱们,起码不会帮助齐国。只要鲁国不参加,齐国现在还调动不了各诸侯国的兵马,我们就好对付。不过,臣还是要抓紧军事训练。”
厉公点头赞许。
鲁桓公是个非常办事的人,郑国使者走了之后,立即派遣公子柔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