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春秋战国演义 > 第48章:带兵出征家政变

第48章:带兵出征家政变

不自在,经常借病不上朝。

高渠弥本来就和昭公没感情,担心昭公会害他,就养了许多门客杀手,一是防备,二是准备弑杀昭公。他和公子亹关系密切,暗中准备立公子亹为君。

这样郑国的情况就很复杂了。逃往在外的郑厉公突也没有闲着,他在蔡国,广交朋友,派人联系郑蔡边境的栎地郡宰檀伯,要以栎地为复国的大本营。檀伯没有答应,郑突就通过做买卖,买通一些人,训练兵勇,袭击杀害了檀伯,然后移居栎地,建立根据地,招兵买马,准备武力复国。

祭足得到郑突占领栎地的情报,非常震惊,立即上朝奏报郑昭公。郑昭公和祭足商议后派大夫傅瑕带兵屯驻大陵,阻挡郑突的来路。

郑突侦查到傅瑕屯兵的情况,知道从栎地不能顺利到达新郑,就想别的办法。他过去和鲁桓公有交情,就又派人去求鲁桓公,派人去宋国代替他向宋侯谢罪,承认错误,许诺复国成功之后补交上次欠下的贿赂。

鲁国使节到达宋国,宋庄公的贪心又膨胀了,为了三个城池的地盘,他同意出兵,并且主动联系蔡国、卫国共同帮助郑厉公。

卫惠公正在生郑昭公不谢恩的气,也同意出兵,并且想通过出兵和其他国诸侯会面,答应亲自带兵出战。

宋、鲁、卫、蔡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送郑突复国。祭足带领大军来到大陵,和大夫渠瑕合兵一处,共同对敌。这一仗打的灵活机动,非常主动,没有任何损失。相反,四国反而配合不好,常常吃亏。四国不能取胜,就各自领兵回国。

卫惠公领兵从郑国撤军回来,走到卫国边境,有人报告,卫国左右公子已经拥立黔牟为新君,宣布治公子朔谋害两公子之罪,现在大将宁跪领兵在郊外等候公子朔。卫惠公听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身冷汗。心想,我带的这些兵没有国内的多,大将也少,况且打起内战也不一定就支持我。不如逃奔舅舅齐侯,再做打算。想到这里,卫朔就带上亲信投奔齐国去了。他登上君位不满三年(前699—前697)就被政变,逃往齐国。

自从左右公子被撤职以后,二人思念二子,他们知道二子被害,都是宣姜和朔子干的,主凶是朔。两人研究不能就这样便宜了朔。卫惠公朔带兵参加讨伐郑国,左右公子一看正是机会。

公子泄对公子职说:“朔出征郑国,带兵不多,现在正是起事的好时机。”

公子职说:“如果想治朔的罪,为二子报仇,必须先立新君,人民才有主心骨,不发生动乱,国内安定,才能再行报仇之事。”

两人正在秘密商议,警卫人员报告大夫宁跪来了,说找二位大人有重要的事情。”

宁跪是个正直的人,和两位公子是情投意合的朋友。于是就把宁跪请来,三人一起研究。宁跪一进门就问:“两位公子忘了二子乘舟被害的事情吗?”

公子泄说:“怎能忘记呢!我们二人正在商议报仇的事情。”

宁跪说:“现在正是机会,决不能错过!”

公子职说:“报仇需要先立新君,我们正在商议人选。”

宁跪说:“我看各位公子之中,只有黔牟仁德忠厚,他又是周王的女婿,根基牢固,可以服众。”

黔牟是急子同母的弟弟,是宣公和夷姜的儿子。左右公子表示同意。

宁跪说:“举大事必须盟誓。”

于是三人歃血盟誓。

两公子串通急子和寿子过去的贴心随从到处传播小道消息说,主公兵败郑国,死在沙场。小道消息没有腿,但是传播的很快,不长时间都城内人人都在议论传讲。左右公子一看条件成熟,就通知百官上殿议事。

朝堂之上百官都在窃窃私语,议论卫惠公死了。公子职宣布:“前线传报主公兵败身亡。国不可一日无君,建议立公子黔牟为新君,请大家发表意见。”

大夫宁跪说:“我同意。公子黔牟是先世子急子的同母兄弟,是周天子的女婿,立他为君最为合适。”

百官纷纷表态同意。

于是左右公子扶黔牟坐在君侯的位置上,百官朝贺。

接着公子职宣布公子朔陷害急子、杀害急子和公子寿,导致宣公猝死的的罪状。之后留下左右公子辅佐新君。宁跪带领全国的兵马开赴郊区,阻挡公子朔的归路。

左右公子主持为急子和公子寿正式隆重发丧,选址改葬;派出使节去洛阳向周天子禀报改立新君。

公子泄说:“先君之死,二子被杀,宣姜犯有罪行,应该治她的死罪,以谢国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