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英雄没有被忘记 > 正文 第一章 初出国门困难多

正文 第一章 初出国门困难多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的民族英雄。这些英雄人物不论他们有名或无名,都是我们民族的铁骨脊梁。中华子孙绝不能忘记他们!本文的故事就是从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讲起。

一九五零年的朝鲜,整个国家都处于战争乌云的笼罩之下。战火烧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战争很快就扩大化,有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迅速参战,剑锋直指中朝边境。与其一江之隔的中国,无辜的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不得不每天都派出大量军队,在作为两国边界的鸭绿江岸边警戒。不久,中国被迫正式的参战了。

进入朝鲜的各条通道上,入朝参战的部队川流不息,仿佛是一条条“人河”流淌在两国之间。

这一年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步兵五零九团静悄悄地来到两国的边界上,准备踏着江面厚厚的冰层渡过江去,进入朝鲜参加战斗。

一位膀大腰粗,双目炯炯有神的国字脸大汉,正在该团的渡江地点检查部队在出国前的准备工作。他就是这个团的团长朱明。跟在他身旁的一位长得又高又瘦,似乎有点弱不禁风的志愿军干部,身穿旧得掉了色的旧军装,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情况。此人是现任的副团长车东亮。他和朱明已经是多年的老搭档。他们两个人从抗日战争时期拉起了这支队伍,合作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分开过。彼此之间亲如兄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之中,配合也十分默契,可以说谁也离不开谁。

“多好的一片土地啊!搞成了这个样子,太可惜了。炮火连天的,都已经是夜晚了,还打得跟白天一样热闹,不能有片刻的安宁。”车东亮放下望远镜,摇了摇头说。

朱明拿过望远镜,也向对岸看了看,说:“这轰炸的激烈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一次轰炸。咱们要做好吃苦头的心理准备呀。”

“不管敌人炸得有多厉害,这一仗咱们是一定要打的,否则对不起子孙后代,这边境线也永无宁日,我们自己也活得不踏实。我们也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扬长避短,就一定可以打胜仗,根本不用怕他们!”

“没错!敌人打敌人的,我们打我们的。老子就不信赢不了他们!”

“可是我们在装备上确实不如人家,这一点还是要承认的。打仗并非单纯依靠勇敢这么简单,火力其实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名团部的参谋跑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报告!旅部发出命令,叫我们团立刻过江,在对岸的树林里集结,等待下一个命令。”

朱明马上说:“你立刻向全团传达我的命令,按照原来安排的先后顺序,向江对岸出发。”

参谋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了。

“老伙计,咱们也该出发了。”朱明收起望远镜,向江对岸走去。

这是一次艰难的行军。夜晚走在冰面上,又不能有任何的灯火,在行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是整个五零九团的全体指战员们完全想象不到的。由于他们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人真正接触过冰天雪地,对这种环境之下生活的技能是一无所知。在朱明和车东亮的周围,不断有战士滑倒。有的人弄丢了鞋子,有的人掉了帽子,还有的人一屁股跌坐在冰面上,滑出数米远,连枪都不见了。不过,因为朝鲜那边的战斗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所以大家借着爆炸的亮光,很快就找回了各自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好玩,可是一上了岸之后,气氛马上就不同了。一大群炮弹突然尖叫着迎面飞来,在志愿军战士们的身前身后产生连串的爆炸。那些本来已经冻得坚如磐石的泥土,一下子全都像粉末一样飞到了天上。

“大家快隐蔽!”车东亮呼喊着,把朱明推倒,压在自己的身体下面。

炮击过后,车东亮把朱明从地上拉起来,说:“你怎么搞的!当了那么久的兵,也不注意一下安全问题。刚才如果不是我把你推倒,后果就严重了。你自己说一说,这是第几次帮你挡炮弹了!”

朱明嘻皮笑脸地拍打着车东亮身上的泥土,说:“你就是我保护神。只要有你在我身边,谁也伤不了我。什么炮弹、子弹、燃烧弹,全都给我滚蛋!”

“少给我吃糖衣炮弹!快点清点一下伤亡的人数吧。”车东亮推开朱明的手说。

经过清点之后,伤亡情况很快就报上来了。除了有几个战士受了些轻伤之外,其他人都安然无恙。

车东亮听完汇报,摸了摸装着他的妻子的照片的口袋,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幸亏大家都能够及时地隐蔽,才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