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号公路的包围战从一开始就打得极为激烈。
正面拦截的主力部队和负责大风岭关门的五一一团一起发起了第一轮炮击。首先开火的是配属军部的几门日本九零式120毫米口径野炮。这些炮听起来口径不小,其实威力不大,射程也不远,性能远远比不上美制的火炮。再加上使用的时间太长,零件老化严重,出故障的机会也多。才打了两分钟,其中一门重炮就“罢工”了。即便是如此陈旧落后的装备,志愿军也视其为宝贝,只有直接受军部指挥的炮兵才有资格使用。
“到底是帝国主义侵略者造的东西,关键的时候就和我们对着干!”一个志愿军炮兵使劲地一脚踢在“罢工”的火炮上。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志愿军就是依靠这样的旧武器,依然打得敌人哭爹叫娘。他们发射的炮弹命中率极高,几乎每一发都能够落在目标上。三十一号公路顷刻之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弹片横飞。
刚才还大摇大摆,就像是在逛街一样的“联合国军”,顿时变成了一群惊慌失措的小孩子。士兵们抱头鼠窜,军官们东躲西藏,谁也顾不了别人。他们的身体和衣服就像被秋风扫荡过的落叶似的,在空中翻滚飞舞。燃烧的车轮和破碎的枪械,成了无人理会的垃圾,散布于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公路上。
远在师部的张鹏万在用望远镜观察战况时发现了炮火减弱的问题,他回头向何忠诚喊道:“我们的大炮好像是出问题了,马上命令你手下的所有炮火立即投入战斗。用不着节约炮弹,只要把这些敌人歼灭就行!”
何忠诚早就想这样做了,他毫不迟疑地向各团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可是,他手里没有重炮,只有迫击炮和重机枪算得上是重武器了。靠这样的武器打如此大的歼灭战,火力明显不足。
从大风岭开始,一直向北延伸的三十一号公路上,以及路两边的树林和高地,此时已是炮声隆隆,杀声四起,枪声不绝于耳。场面十分的壮观和震撼。
一直都晕头转向的“联合国军”这时候有部分人开始清醒了。他们手忙脚乱地一边呼叫空中支援,一边用坦克清除被炸坏的卡车和火炮,掩护步兵向南掉头逃跑。
“想逃跑了!老子让你们进来容易出去难!”朱明举起手中的信号弹枪,朝天上发射了一发绿色的信号弹。
五零九团防守的公路边传出两声爆炸的巨响,两棵要用三个人才能抱紧的大树被拦腰炸断,树杆横在公路中间,截断了“联合国军”的退路。这条公路的交通马上陷入了瘫痪。步兵、汽车、火炮,统统的挤成了一堆。如果这时候志愿军的重炮能够恢复射击,肯定一炸就是一大片。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车东亮这时有些兴奋地说:“太好了!我的计划成功了。”
朱明也跟着哈哈大笑。
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直到此时还是没有了解清楚对手的真实情况。而志愿军的神枪手们还在等待着敌人的工兵上前来安装炸大树的炸药。然而,敌人的装备不一样,打法也不同。只见他们的士兵往公路两旁一分开,坦克就开到了前方。在开上前的同时,坦克还撞开了不少挡在路中间,燃烧着的汽车。
冲过来的是一辆“巴顿”式中型坦克,它很快就到达倒下的大树,炮管直接指向了树杆。
车东亮和朱明只高兴了几十秒钟,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快!集中全团的迫击炮,向那辆敌人的坦克射击!”车东亮有些着急了。在他的身边,朱明也拿起了电话,大声地吼起来:“一营长,你马上派反坦克小组去把那辆开路的坦克给我炸掉。士兵如果完不成任务,你这个营长自己亲自上!”
志愿军的炮弹很快就射向了“巴顿”坦克,可是面对这种装甲厚,火力强大的坦克,小型的炮弹不起作用,最多只是让坦克跳动一下。他们不但没有打坏坦克,而且还停止了对步兵的射击,让这些敌人有了组织队伍突围的机会。
这时候,车东亮在望远镜里清楚的看到一个志愿军战士拿着两个反坦克手雷接近了“巴顿”坦克。这个战士巧妙地躲开了落在身边的炮弹,把一个手雷投向坦克的前装甲。他以为“巴顿”坦克跟以前对付的日本坦克差不多,用这个手雷足以炸开前装甲,把里面的驾驶员炸死。
一声巨响过后,浓烟散开。志愿军战士一抬头,看见“巴顿”坦克仍在往前开,它唯一的损失就是烂了一个车灯。当这个战士准备投出另一个手雷的时候,坦克后面突然冒出来几个美军的步兵,他们的冲锋枪打出了数十发子弹。这些子弹大部分都钻进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