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天的大风岭战斗,在夜幕降临之后暂时平静下来,可是交战双方都很清楚,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大的战斗出现。
离开大风岭去团部送信的海光明此时正在漆黑的夜色中跌跌撞撞地往五零九团的团部赶去。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他身上背着卡宾枪,扶着海光明,凭着记忆摸索着前进。他们下到山脚下面才发现,原来走错了路。现在所在的位置并非大风岭的后面,而是靠近三十一号公路的侧面。正在此时,他们隐隐约约听到有一队人马正从美军那边沿着公路走过来。这是十分危险的情况。如果是敌人的部队,就凭他俩手中的两支枪,加四十发子弹,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
“政委,我们走错路了。好像还遇到了敌人。”通讯员有点着急了,不由自主地双手紧握卡宾枪,把子弹推上膛。
海光明压低声音道:“不要慌,保持镇定!现在是夜晚,我们看不清敌人,敌人同样也看不清我们。先搞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如果真的是敌人来偷袭,我们就开枪报警,让后面的同志们提早做好准备。”
通讯员还很年轻,经验不足,紧张地说:“我在这里顶着,您回去报信。能走一个算一个。”
“不行!无论如何也不能退后半步!”海光明伸手从通讯员的腰上取出一枚手榴弹说:“要立刻想办法搞清楚来的到底是哪路人马。”
这时候,对面的人也听到了这边的讲话声。趴下和操作枪械的声音顿时响成一片。从这些声音可以辨别出来,这些人也有点手忙脚乱,还没有搞清楚海光明的底细。
通讯员用手指扣住扳机问:“怎么办?我们肯定是被发现了。这是以寡敌众呀!”
“大不了我就拉响手榴弹,和他们一起死。”海光明面无惧色,很平静地说。
受到海光明的感染,通讯员也镇定下来,用枪瞄准一个正在向他们靠近的黑影说:“您视死如归,我也不会害怕。”
在那个黑影接近到不足十米的时候,通讯员听见了对方踩在积雪上的声音,同时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一顶反光的头盔。他沉不住气了,手指用力地扣动了扳机。
宁静的夜晚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这声枪响传得特别远,团部的车东亮和朱明也听到了。而那个企图接近海光明和通讯员的黑影中弹倒地后,疼得满地打滚,用英语胡乱地喊叫着。
“不好!他们讲的是英语,快开火。”海光明没等话说完,手中的手榴弹已经喷出青烟,向对方飞了出去。
随着手榴弹的爆炸,火光照亮了双方的眼睛,原来真的是一队美国大兵出现在这里。双方随即大打出手。这边一打起来,马上就引起了志愿军的警觉。在五零九团的团部里,车东亮立刻亲自带了一个侦察班出去了解情况,其他人则进入到战斗状态。
美军至少有一个排的兵力出现在这里,他们仗着人多势众,不停地假装轮流冲锋,很快就把海光明和通讯员的子弹消耗光了。
“政委,您是军官,不能落入敌人的手里,赶快撤退。”通讯员掏出手榴弹说。
海光明说:“要死就死在一起!老子打仗还没有一次逃跑过!”说完,夺过通讯员的手榴弹扔向美军。
通讯员又说:“我还有两个手榴弹,我们一人分一个,跟敌人同归于尽!”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后面突然冲上来一群人,不停地向美军扔手榴弹,炸得美军节节后退。他们的冲锋枪也不仔细瞄准,不断连续射击,一点都不考虑节约弹药,造成了志愿军大部队赶到的假象。最后,他们成功地吓退了美军。这些人就是车东亮和侦察班的战士。
“政委,你们两个人有没有受伤?怎么会在这里和敌人打起来的?”车东亮很关心地问。
海光明答道:“我们是车大风岭上面下来的,夜里走错了路,正好碰到这些敌人。”
不远处传来了一个美军伤兵痛苦和凄凉的哭声,大家循着声音找过去,发现了那个一开始被通讯员打伤的美国兵。
车东亮捡起一节被炸断的树枝,用它燃烧的火光一照,发现这个美国兵也就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蹲下身子,用英语问:“年轻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
“我是131师的马丁下士。”美国兵的眼神里流露出恐惧。
“别害怕,我们会救你的。我看你的伤虽然很重,但是不会致命。”车东亮安慰道。他转身叫战士们用树枝搞了个简单的担架,把马丁抬起来往回走。在路上他不停地与马丁聊天,使其对志愿军有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