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英雄没有被忘记 >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老约翰措手不及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老约翰措手不及

仗越打越激烈,被吸引过来的敌人也越来越多,张鹏万和他的战士们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围攻,他们坚决抵抗,可是双拳难敌四手。阵地在不断地缩小,伤亡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张鹏万手上可以用的战斗部队连一个旅的兵力都不够了。最糟糕的是,从师长到每一个战士,都要面临缺水、缺粮、缺武器弹药等问题。

美军的飞机投下了两千多枚炸弹,其中有不少落在了师指挥部的周围爆炸,许多泥土飞到了张鹏万的作战地图上。他本人的白头发也被炸飞的泥土染得黑乎乎的。

王古国走过来,把张鹏万身上和地图上的泥土拍掉,说:“师长,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把所有人都集中到一起,将现有的阵地再进一步收缩,武器弹药集中分配,以便继续把敌人拖在这里。”

张鹏万看看那些躺在地上,已经疲惫不堪的战士,说:“我们不能再这样硬拼了。我军现在已建立起新的防线,我们达到了拖延时间的目的,继续消耗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应该向军长发电报,请求撤离阵地,向军部方向突围。”

“这是逃跑主义,绝对不能这样做。”

“我们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留着战士们宝贵的生命,以后可以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不是更好吗?”

“不!你这样做是会动摇军心的。搞不好还会造成连锁反应,导致我军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

“不!我们已经有了新的防线,不可能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况发生。”张鹏万坚决地说:“我们既然达到了原来的目的,就没有必要继续牺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新的防线才刚刚建立,立足未稳,应该再拖延几天。”

“我们现在的情况恐怕连一天都拖不起!你只有等着全军覆没了。”

就在两个人互不相让,无法统一思想的时候,一封由军长下命令发出的电报到达了师部,结束了他们的争论。这封电报只有很短的几个字:向军部靠拢。

“既然军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我同意按命令去做,不过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王古国虽然对军长的命令有不同的看法,可是作为军人,他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命令。

这天深夜,张鹏万把所有的炊事员都武装起来,补充到战斗队伍里,然后再将这些队伍整编为两个团统一指挥。这两个团一个是开路先锋,另一个是负责断后的后卫,而医生、伤员、电报员等后勤人员,以及师部机关,夹在中间。

夜晚正是志愿军最能打的时候,神出鬼没的战法一直是西方军事家感到头疼的问题。今天,张鹏万用这一招,神不知鬼不觉地,在美军与其他国家的军队之间找了一个漏洞,钻出来包围圈。不过,他并没有一走了之。在出发之前,张鹏万决定给老约翰留一份“礼物”再走。他从五零九团精心挑选了一个连,让他们立刻到师部来报道。

接到命令后,连长立刻就带着全连跑步赶到了师部。

张鹏万看着这个年轻的连长,发现他连胡子都没长几根,头上、脸上和手上都有很多的伤疤,已经又脏又破的衣服上,既有新染上去的血迹,也有旧的血迹,原来的颜色几乎是见不到了。

“小伙子,你很年轻,却能指挥能打硬仗的队伍,真是好样的。”张鹏万双手递上一杯热开水说。

连长显然是渴坏了,接过杯子一饮而尽道:“谢谢首长表扬,可是现在还不到讲表扬话的时候,咱们还是先说一说要我去执行的任务吧。”

站在张鹏万身后的王古国想搞清楚这位连长到底有多强的实力,他拿出一个烤土豆送给连长,说:“你先告诉我,朱明和车东亮指挥五零九团的时候,你担任什么职务?”

“报告政委,我叫黄富民,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士兵。”连长很怀念地说:“我和车副团长,还有另外一个战友,一起守住了大风岭上最后的一个阵地。只可惜,他们两个人都不在部队了。”

“原来你是车东亮和朱明调教出来的兵,难怪你这么能打。我也听车东亮讲过你的名字。现在报告一下你们连还剩下多少人和武器弹药。”张鹏万对黄富民十分的欣赏,心中有了提拔他担任更高职务的想法,只不过现在的情况太紧张了,暂时还顾不上说这些。

“从这次阻击战开始到现在,我们连牺牲三个人,重伤十人,是全师伤亡最小的连。只是我们的弹药不足,平均每个人只有一枚手榴弹和二十发子弹。”

“现在师部还有最后一批留着备用的弹药,包括三箱反坦克手雷和四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