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圣龙传说 > 第二章 化茧成蝶

第二章 化茧成蝶

俗话说的好:“先要吃得饱,才能考虑吃得好。”用这句话形容圣龙中土人修习功法的第一要义再恰当不过了。封王拜相,承蒙皇恩,荫子耀孙,便是圣龙中土人修习功法的主要目的。从孩子八九岁开始比较正规地修习功法,一直到十八岁成年,这近乎十年的辛苦修炼都是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王城比武大会。

每年七月既望,春意阑珊,夏意正浓之时,分散在圣龙中土各地的两国人都会想方设法回到王城,去参加这场盛况空前的比武。更有甚者,早在上届比武结束时就想“办法”预定好下一届比武的座位,就是为了享受一下视觉上的冲击和快意。那场面,那气氛,真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然而,王城比武大会的意义可不仅仅在此。每年这个时候,待字闺中的小姐们便会羞答答地从深深帷幔后走到看台前,挑选擂台上自己中意的人儿。抑或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哪擂台之上与七尺男儿较量一番,总而言之,王城比武大会也是一次变相的相亲会,只要“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除此之外,皇上也会携百官文武莅临观看比赛,更有不少富商巨贾加入其中,希望能在比赛场上挑选到优秀的人才。或是作为上宾,许以钱财,盼望其飞黄腾达,借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是两家联姻,同样能够促进家族地位的提升。对于广大的梁国学员来说,盛会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两项。因为只要能够到达比武大会的前二十名,便有机会进入皇宫,参见皇上。皇上若是看着顺眼,那就不单单是一官半职的问题了,也许人品爆发,成为驸马或皇帝的义女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天下人都不是傻子。有时巨大的利益与困难同在,而王城比武大会恰恰就是其中一种。梁国人口总数近三千万。每年从各个门派修习完毕的学员多如牛毛。而每个学员在修习完毕后都得回到自己的家乡报名,参加具有报名资格的最近城镇进行初试。初试通过者,方才能参加比武大会。所以虽然每年报名的人浩浩荡荡,但真正能够参加大会的只有寥寥一千人左右。

在梁国各大门派中,洪门巨派光华门、青龙门和风云门的弟子较之其他门派,综合素质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每年参加大会的一千人中,它们三个门派就占据了三分之二还多,这还没有算上他们具有初试免试资格,直接进入大会角逐的学员。所以选择一个好的门派,对个人的成长十分的重要。

七个月后白石城东城门口一队妆容整齐、表情严肃的卫兵从城门口走过。一个樵夫卸下肩上的担子,对一胖一瘦,正走过来检查的卫兵道:“兵大哥,我看这几日城里好像加强了防守嘛。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胖守卫在樵夫身上上下仔细摸索一遍,发现没有什么异样,便哼哼道:“怎么回事?当然是过几天白石城有初试。下个月要在这里举行比武大会。上下松懈不得,要不老子能他妈站在这里一整天么?”

瘦高的守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色罗盘,将它放在扁担上的木柴上,淡淡道:“正常。你可以走了,下一个!”

樵夫连忙挑起木柴,若有所思地道:“怪不得。”

突然,只听一声巨响,天边风起云涌。官兵们见状急忙摆开阵型,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大声吼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云雾散尽,只见十几条黑影从天而降,齐刷刷站在官兵们不远处。他们皆是头顶藤条蓑平帽,身披黑色短袍,脚穿草鞋。为首一人摘下帽子,递给后头一人,露出个棱角分明的国字脸。国字脸绽放出一个温醇的笑容,冲着军官嘿嘿一笑。

军官见了他模样,脸上由最初的警惕变成了惊喜,他哈哈一笑,跑上前来猛地抱住那人吼道:“他娘的林善道,你这老小子可算来了!哈哈,想死老子了。”

说着,他放下林善道,朝后头箭在弦上的官兵们摆摆手道:“不用警戒了。这位是青龙门掌门林善道。哈哈,大名如雷贯耳啊。”

那些官兵一听是林善道,急忙伸长了脖子去看,几个胆大的新兵蛋子还笑着道:“林掌门好。”

林善道呵呵一笑,拉着军官,上下打量一番后点头道:“老赵,这几年没见,你一点儿也没显老嘛。”

那被称为老赵的军官也是乐了,他捶了林善道一拳道:“你这老小子这几年怎么老窝在青龙门,也不回来看看我,真他妈薄情。”

身后的弟子有几个已经忍不住偷笑了起来。林善道无奈地抖抖袖子,侧过身来,让老赵看清他身后的弟子。林善道看着老赵的眼睛道:“这是今年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