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子,陛下宣你进去,”张来喜笑眯眯的提醒道,“老丞相也在。”
秦仪闻言脸上一苦,拱手道:“多谢张公公。”
秦仪实在想不明白,赵胜为什么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找了个先生,还是公羊少卿那个老家伙,这老家伙出了名的难伺候脾气臭,连赵胜都惧他三分,再说公羊少卿看秦仪一直不顺眼的。
“臣,秦仪叩见陛下,见过丞相大人。”秦仪走进大殿,见赵胜正在书案上读奏章,而公羊少卿则低头垂手,一脸懒洋洋的模样,好像下一秒就会断气似的。
“起来吧,”赵胜放下奏章,抬起头道,“别装的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昨天的大义凛然哪去了?”
秦仪苦笑站起来道:“臣只是想感谢陛下仁慈,饶臣一命。”
“朕只是个爱偷吃的老饭桶,可没有什么仁慈,”赵胜站起身离开书案,坐在旁边的榻上,摆手道,“老丞相过来坐吧。”
“谢陛下。”公羊少卿骨头快散架一般,磨磨蹭蹭的在旁边椅子上坐下。
秦仪有些尴尬的站在一边,赵胜还真是记仇,自己以前只是损了他两句,没想到他一直记到现在。
“听老丞相说,你懂练兵之道?”赵胜淡淡的问道。
秦仪一楞,连忙答道:“臣只是略懂皮毛而已。”
“你若真的只懂皮毛,早就不会站在这里了,”赵胜撇嘴道,“先说说你那三人合击之法。”
秦仪眼皮一跳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赵胜是重视秦仪练兵的方法,才会冒险保住他,要是秦仪真的什么都不会,就算他是镇南王在世,估计赵胜也不会手软吧。
“回禀陛下,”秦仪脸色恢复了正常,拱手道,“三人合击之术旨在以多胜少,采用车轮战让敌人防不胜防,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步兵对步兵,我方士兵多于敌方士兵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效用,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还不如各自为战来的灵活。”
“哦?”赵胜一笑道,“看你的神色,似乎对练兵有独到的见解,说来听听。”
秦仪沉吟一下说道:“陛下可曾听过必败如山倒这句话?”
赵胜点头道:“两军对垒,胜则如破竹,败则如山倒,朕自然听过。”
“那陛下可知为什么兵败如山倒?”秦仪问道。
赵胜眼睛一睁道:“将贪生兵畏死,不外如是。”
秦仪摇头道:“臣不这么认为,两军对阵,擂鼓进攻鸣金收兵,全在于将军一念之间,看似攻伐有度治军严明,其实都是表面,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敌军偷袭,本来我军人数多倍于敌军,但我军先自乱阵脚,士兵茫然不知,将军却干着急,一乱传百乱,军心一乱才会产生败如山倒局面。”
“听你的意思,如果战败其罪在士兵?”公羊少卿淡然问道。
秦仪摇头道:“臣不是讨论罪责在谁,而是在说兵败如山倒的根本原因,如果非要论罪的话,将军指挥不当查均不明,当占三成,士兵素质低下占七成,但这七成罪,罪不在士兵,而在练兵者。”
“照你这意思,将军带兵又练兵,如果战败,所有罪责都在将军?”赵胜平静的问道。
秦仪点了点头道:“可以这么说。”
“那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公羊少卿有些好奇的问道。
“其一,提升士兵的文化素质和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其二,整合军队的军将体系,培养各自为战的能力,其三,赏罚分明。”秦仪想了一会继续说道,“其四,对阵之时,不树帅旗,不设中军。”
赵胜愣了良久才反应过来,说道:“为兵者只要奋勇杀敌就好了,要学识有何用?”
“陛下,提升学识并不是让士兵学习诗词歌赋,而是兵法之道,让士兵明白一乱百乱的严重性,要让他们知道,战或可生退必死的道理,当然退必死不是军法所说的必死,而是因为士兵逃跑途中,或被同伴踩死,或被乱箭射死,又或者被敌军追上杀死,就算是逃出去,也可能会被军法处死,如果不退反进,只有一死而已,运气好反败为胜,所有人都会论功行赏拜将封侯,士兵懂得这个道理,权衡得失,就算是遇到偷袭,也首先不会想到逃跑。”秦仪顿了下继续说道,“当然,我所说的这些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关键的是要让士兵明白这个道理,从心里认为不战而逃是一种耻辱。”
“这个想法不错,”赵胜点了点头道,“不过如何提升士兵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只有靠演习,当然演习与演武和演练不一样,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