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莫冥把整个山谷大概走了一遍,山谷为东西走向,宽三至四里左右,长度大概有七十多里,四周都是笔直的峭壁,攀爬难度可想而知。
山谷中树林密布,有小溪一条,靠近溪流的地方,莫冥发现了大量风化的尸骨,这些尸骨很粗大,仅一条大腿骨,竟然比莫冥都高,当真是巨人。
龙闵告诉莫冥这些尸骨是防风氏的族人死去留下的,防风氏族人本就属于巨人一族,身高体宽,孩童时,身高就能达到二米左右,成年的族人,身高甚至能够达到四至五米。
又过了两个月,莫冥还会觉的新鲜,因为这里有太多他还不知道的事情,等到五个月后,莫冥把所有的一切都看完,了解完后,新鲜感顿失,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
“十二年呀,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莫冥无聊的打着水漂,每次打完,石头还没落入水中,就被猴子跑过去接到,刚开始,莫冥还觉得这猴子好生厉害,竟然能够在水上如履平地。
时间一长,莫冥看得多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没事情做的的时候,莫冥就是会找龙闵聊天,告知自己身世的时候,龙闵身形一震,尤其在听到莫冥是被他爷爷莫问捡回来的,而莫问后来又死了的时候。
龙闵表情很不自然,闭着眼睛低着头,久久不曾开口。
莫冥觉得奇怪,刚想开口发问,谁知龙闵突然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突然又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你怎么就死了,你怎么就死了呢?”
这下把莫冥搞糊涂了。
哭过后,龙闵说自己累了,回去休息,之后不理莫冥直径回到屋里,闭门不出。
龙闵已经三天没有出门了,莫冥有些担心。想进去看看又怕惊扰龙闵,在门口来回踱步,唉声叹气。
“进来吧。”龙闵推开门,让莫冥进屋说话。
莫冥进到屋内,发现桌子中间摆着一个褐红色的木盒子,木盒子的盖子是抽拉式的,此时已然抽开一半,木盒里面存放着一本残破不堪的古书。
龙闵指着那本书对莫冥说道:“这本书是鬼道秘法的残本,只有一半,另一半在紫青山。”
“你认识我爷爷?”莫冥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结结巴巴的说道。
“何止认识,我们还是师兄弟。”龙闵无奈的笑了笑。
莫冥能看出来,龙闵虽然在笑。神情却是暗淡无比,言语中似乎有着一段不愿意提及的往事。
这个故事要从十年前说起。
十年前,莫问和龙闵都是玉峰山玉峰观的道士,师兄莫问成名较早,在当时已经渡过天劫,并且达到二重天的高手。龙闵则对道术没什么兴趣,却对琴棋书画,美食和药材情有独钟。
话说这一天,师傅闭关三十年终于出关,声称参悟大道,要公布于众,命他们师兄弟二人召集天下道士与此。他要将此道传与众生。
听说有这样的好事,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府纷纷派人前往。
盛典开始的那一天,莫问和龙闵的师傅,也就是静虚真人向他们讲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当场演示。
静虚真人告诉大家:“世人只知,道为替天行道,及道者,不可及也。却不知,天道亦是道,地道也是道,二者缺一不可,就好比是阳光照射在我们上,就一定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但那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能理解,有阴既有阳,有正亦有反,阴阳双鱼由此而来,这不能说明什么。
但是接下来,静虚真人的一番话可把大家全都怔住了。
静虚真人声称,他不但理解终极大道的真谛,还由此创造出了相关的道术。
这个消息可让大家伙们吃惊不小,目前为止修道之人所修行的都是三十六神法,也就是借天地之灵气做法,其中很多神法都是各个门派的秘笈,绝不外传,现如今,只有玉峰山的静虚真人和玄西洞的紫阳真人参透了十五种神法。
据说三清当年传授神法三十有六,后来由于门派之分,加上许多因素,很多神法都失传了。
大多数道士并不会神法,只能施展一些非常显浅的道术,会五种以上神法的道士,不过百人,会十种神法的道士,基本都是各大门派的掌教,会十五种神法的,除此二人,再无其他。
静虚真人继续说道:“神法以借天地之灵气,取三十六天罡为基础,演变为术,而我参透的。是以三十六天罡为对应的七十二地煞。”静虚真人称它为“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