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1980正当年 > 第229章 进军

第229章 进军

在省城完成三家企业工商注册的同时,拿到了以香港通达物流名义注册的商标。

跟以后那些喜欢冒用“大众”、“天天”、“中铁”名头的搬家公司一样,物流公司同样喜欢冒用别人家品牌。

他广告打的好,货运服务也做的好,知名度上来了,口碑也起来了,现在不少不认识的人挂他“通达物流”或者“通达快递”的招牌。

李林烦不胜烦。

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有了营业执照,有了商标证书,他底气足了!

打官司是不可能打的,律师都得拿枪出门,谁帮谁还说不定呢,浪费时间,浪费钱!

他直接找上那些看上他招牌的人,以德服人。

就算对方不开心,李林也会想办法让他没心没肺的大笑掩饰悲伤。

他之前一直小心翼翼,贵三都看不过眼,直接跟他说:做生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虽然是套的语录,但是李林深以为然。

在野蛮生长的年代,自己继续这么苟,等到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下海降维打击,就没他们这些大老粗的事了。

除非天赋异禀。

时不我待啊!

要抓紧时间把体量做出来,形成区域性的垄断!

“企业名称:中国通达物流,”

办公室里,钱长江昂着脑袋看着墙上裱着的营业执照,“他们营业执照前面都是‘河南’两个字,像河南钢铁厂,河南一建,咱怎么跟他们不一样?‘”

“咱们以后就是中字头企业了,响亮!

现在能注册的上,你偷着乐吧。”

如今还没有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许多地方公司的名字都起的很随意,审核上也比较宽容。

再过几年,基本不会有这种好事了。

“地址:郑州;

负责人:丁正。

负责人是不是老板的意思?

怎么是丁正呢?”

钱长江更不解了。

“香港通达物流公司,你我二八合伙,股东只有咱们两个,”

至于通达速运和通达快递是李林独资,“然后以香港通达物流名义注册中国通达物流,其实算是港资,丁正只是个法人,不涉及股权。”

老板不做法人,哪怕最后公司倒闭了,作为股东他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然后舞照跳,马照跑。

这个常识他是知道的,毕竟经历的多了,许多房地产老板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是不同的城市用注册不同的公司,打一炮换一地。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恨不得每个城市的货运站都独立注册。

“哦,那这样也行。”

钱长江虽然没听懂什么是法人,但是还是努力装作懂的样子。

九月份时候,李林已经在省内开设了八个地区、十一个省辖市货运站,他的物流网络基本覆盖全省,拥有三百三十七辆货运车辆,成了省内名副其实的物流扛把子。

货运站很少开会,遇到重大决策,向来是李林一言堂。

但是这一次,要不要在县一级开设货运站,他拿不定主意,把远在南阳的李建设,驻马店的黄先青,周口的陈灿,开封的李刚,甚至是刚刚升任济源货运站经理的李占栋都喊到了省城。

会议的地点是省城的货运站办公室。

二十多号人挤在并不宽敞的房间里,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一个意思:不同意,不赞成,县级货运站开了就是赔钱。

秦国芝见李林望向自己,便道,“李总,从长远看,县一级的货运站的铺设是有必要的,可只有一个问题,咱们的现金流能不能弥补县一级的亏损。”

“咱们省内少说一百多个县,一个货运站一年亏损十万,即使只有五十个县亏损,那也是五百万,”

何大宏见别人都抽烟,也忍不住点着了,“那接下来,咱们就不用想着购置新车了,等于还是原地踏步。”

“大林,不购置新车可不行。”

李占栋忍不住插话道。

“是啊,我在周口守着那么大港口,很多人都找不到车呢,咱们车不够用,怕得罪人,我天天也得跟人陪着好话,”

陈灿跟着道,“我们货运站今年至少要添二十辆车,不然真不够用。”

“说的好像谁够用似得,”

马亮负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