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只想好好教数学 > 第18章 关于资料与卷子

第18章 关于资料与卷子

资料这个行业,是真刀真枪,厮杀见血的战场。任何一本在市面上的资料都是会被老师和学生精细考察的,他们会看每一段文字,去写每一道题目,去学每一个解析,一旦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这本资料的评价都会有所下滑,就会在高中资料产业的战争中被碾碎,成为无人问津的炮灰。

学习资料的市场很大,牌子也很多,抛弃了这本资料还有下一本,何必去用那些低劣的产品呢?

所以说那些个数十年没有沉寂的牌子,以及近些年崛起的牌子,都有一套非常完整且系统的体系,来保证他们资料的质量,所以购买者不必去担心他们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教辅方面,只需要安心大胆的买就可以了。

看完牌子之后,就是看包装,看纸张的质量如何。

说到纸张的质量,又是一个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有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题目的质量好,总归可以出头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纸张的质量,题目的排版,对于刷题时的心情影响非常大,对于刷题的有效性也是如此。

高中是一个高压场,尤其是高三年级,父母的期望,自身的梦想,老师的期盼,数不清的考试,写不完的题目……无与伦比的学业负担每日挤压着学生的神经,让他们保持着紧绷的姿态。

如此高强度的做题对于学生而言已经形成了对于题目的审美疲劳,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

但是,卷子,是必须写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卷,马上就会别人所超越。再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写卷子这样的一件事情对于学生来讲多半不是什么欢喜的事情。

如果这个时候从自己的箱子里,或者抽屉里掏出来一张纸质粗糙,排版恶劣的卷子,试问学生们怎样有心情去做这样的题目呢?写出来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成就感。

所以说,纸质尤其的重要,它决定了刷题时的心情。而且,如果你在攻克数学的压轴题,冥思苦想的时候,面前所面对的是一张让人看起来就疲劳的灰白试卷,又怎样能保持冷静和理性,而不陷入浮躁呢?

这些对于刷题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很大的关系。

至于解析的好坏,笑话,你见多少数学顶尖的学生去看解析?什么叫做解析,就是把答案给你放出来之后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才是答案,原因是什么,考了哪些个知识点,甚至有些资料还会印上一些个相关的考核点。

数学不需要这种解析,大题不用说,任何资料都会带有答案,答案里面有清晰的过程,过程就会告诉你一切。选择填空题顶多也就给你再加上个运算的过程,然后告诉你选择a还是c,就是这样而已。

而且数学加上了解析,那还有什么意思呢?难道不是应该重新运算,调整思路,然后酣畅淋漓的做出正确答案吗?

所以季安歌买数学资料,数学卷子,对于答案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可以让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就可以了,

季安歌随手从架子上抽出来一套卷子,封面左上角印着“天利38套卷”,翻了两下之后又抽出来其他的卷子,“高考快递”、“金考卷”……形形色色,各有特点,季安歌看的眼花缭乱。

一通仔细的摸索观察之后,季安歌最终选择了他高中时期就经常用的“必刷卷”,选择必刷卷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的排版,字体,油墨纸张都非常的优质,看起来尤其的舒服,淡黄色的纸页很让人有写字的**。

至于说其他的卷子,“天利38套卷”一直有一种廉价的感觉,无论是毫无特色的包装还是略显生涩的纸质,以及不那么走心的排版;“金考卷”则是因为纸张太薄,没有质感,而“高考快递”,季安歌以前没有用过,所以说没有额外加分。

季安歌点点头,再次翻了翻这套卷子,然后把它放在了下面的一摞书上。

他要去找一些其他的资料,等一会走的时候再回来拿这套卷子,一直拿在手里挺麻烦的。

而且好不容易能够有机会以公谋私,怎么的不得好好满足一下自己。

遥想当年,季安歌去买资料的时候总是要斟酌万分。毕竟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花钱不可能大手大脚,而且学习资料也没有那么的便宜,尤其是遇见那些个小众的品牌,质量不是特别高,但是价格高的离谱,例如“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这种大学出版的书物,一套下来就得有上百块钱。

但是也没有办法,主流的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