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曼珠沙华之缘尽今生 > 分章完结阅读8

分章完结阅读8

,恰逢冬至。冬月是周历的一月,又叫建子之月,是阴气盛极阳气殆尽之后少阳初生之月,把一年十二月的阴阳变换对应周易的乾坤二卦,该月正是乾卦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陈家老祖原本安排族人十月务必赶到,此月是阴气最盛之月,以应坤卦第六爻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按照易理,此月阴阳交战阴损阳生而天道归阳,如能得群阴效力,则初九之潜龙必能借风云际会之势直上九霄。陈家如能为此潜龙造势,既而占据此处绝佳地脉,定会相得益彰,在其庇佑下长盛不衰。怎料陈家族人举家搬迁、携儿带女,本就旅途不易,偏遇到秋雨绵绵,从处暑开始,连下十八日,蜀道本难,此时更是举步维艰,到达蜈蚣岭已是冬月初九。陈家老祖深知天意难测、祸福难知的道理,只能叹陈家福缘未到,但他深信潜龙不会永远沉睡,必有苏醒之日,把族人安顿好。从此以后,蜈蚣岭也被改成了个容易掩人耳目的名字,建子岭,以示陈家人是建子之月落户此地。

陈家人在这偏僻的山沟里休养生息,经过十几代人的经营和积累,成为远近有名的大户。不过,自从迁到建子岭以后,就发生了一件古怪的事。家家户户女儿越生越多,男丁越来越少。许多家为了维持香火不断,招赘女婿进门,这些人家的后代也姓陈,能分到一分土地和树林自给自足。陈家的土地和财产逐渐集中到数量稀少的代代有男丁传承的人手中。一起迁到这片土地的先人们立业之初,一起开辟良田万亩,除了辈分之外,他们并无地位和财富上的巨大差别,随着岁月长河的流淌,他们的后人,在基因竞赛中,有的成为地主老财,有的沦为贫民。

清朝末年,到了陈豫曾祖父这一代,正统的陈家男丁已是凤毛麟角。陈豫的曾祖父和他的堂兄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有权势的人。这位堂兄颇具才略,善于审时度势,看出改朝换代在即,参加了反抗清政府的组织,谁料革命之火尚未燎原,暴露过早,被抓起来砍了头。那时候造反是灭九族的罪,幸好这位先烈在投身革命前写下了脱离族籍的书契,事发后陈家又上下使钱,才让陈家人幸免于难。

这位先烈留下一个儿子,叫陈国安,和陈豫的曾祖父一起继承了家业。改朝换代,其实就是旧秩序难以为继,被新秩序取代的过程,陈家叔侄二人经历辛亥革命、袁氏复辟、军阀混战,见到不少穷人变成权贵,权贵成为刀下亡魂,深知一招不慎,不仅家业难保,还可能是灭顶之灾。尤其是到了内战时期,身为gmd军官的陈国安,见红军过处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得民心,国民政府得到外国人的支持声势浩大,天下归谁实在让人揣摩不定。叔侄二人计较一番,为保家业不倒,有东山再起之日,购买黄金白银分几处埋藏。为避免陈家被连根拔起,兵分两路,叔侄假装起争执,大打出手,最后陈国安拔枪打伤叔叔的手,夺回本该由他那作为长子的父亲可以全部继承的财产,把叔叔变成了贫民,带着儿子陈国治到富户家做长工。明里如此,暗地里,叔叔直到解放前夕老死的时候连大烟都还抽得起。

解放后,陈国安的田地和房屋分给了穷人,他平静地搬进老宅旁边石头砌成的房子里,家徒四壁。从未下地干过活的他,虽然也分到几亩土地,却不知道粮食如何耕种如何收成。这时,当了几年长工学会贫民生计的陈国治“不计前嫌”地帮助了这位堂兄,让他能养活他的女儿。又过了几年,老百姓被划分成分的时候,陈国安装疯把两个女儿赶出了门,从前被他救济过的一家人收养了她们,陈国治这时当上了村长,申请把陈国安列为五保户,从此这位前半生享尽荣华富贵的地主老爷得以衣食无忧、清贫地过完后半生,把他的余生的心力寄托在《易》和堪舆学问上。陈豫上小学的时候,这位严肃却饱含慈爱、寂寞却安贫乐道的可爱老人走完了一生,留下的那些看不懂的繁体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大部分被这位不肖子孙偷出去折成“三角板”、“四角板”输给了同学,直到事发东窗被吊起来狠狠地揍了一顿。

被揍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