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曼珠沙华之缘尽今生 > 分章完结阅读26

分章完结阅读26

到阵阵冷汗。

受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唯物主义教育长大的群体,竟然具备如此高的政治素养,让陈豫深感自己不是当官的料。

在对事业的未来感到前途渺茫的同时,陈豫也同样不知道和郑芷蕙的未来在哪个角落。

就这样平凡地相拥苟活一世?

能这样一辈子也不错,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却有不朽的爱情,有时陈豫这样想。

在这片浑浊的天地中,构建一方纯洁的净土,哪怕它狭小得只容得下浮游于尘埃之外的两人,那应该是古往今来的情侣们不可多得的幸福。

后来再思量,如果要在漫长却不足够长的爱情长跑中寻找两人生活过的净土,那它必然扎根在爱情小屋中。

曾以为他和郑芷蕙守着这一方净土,竭尽所能不让它融进变换莫测的社会,后来陈豫才知道,真相是他们被排斥在这个社会之外。

也许这就注定,他们没有世人所认为的美好结局。

许多年后,陈豫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的时候,他才明白这一切,就像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讲的一样,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虽然陈豫对这套说辞嗤之以鼻。

陈豫从来不信那套说法,他不相信法国大革命之后,来收拾残局的不是拿破仑就是攥破仑,或是握破仑,也不相信来洗刷中国百年耻辱的不是毛泽东就是皮泽东或者骨泽东,他永远相信要不是这些个人,其他人还真不行,不但不行,实际上还差了老大一截。

社会的变迁,陈豫觉得与其相信大势所趋,不如坦言历来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像爱情,只能寄托在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之上,不管它是因五百年的回眸而开始还是为了有缘无分而结束。

就像地震那天陈豫在小区水池边梧桐树下听郑妈妈讲她的故事和这个故事引发的故事。

这个偶然发生的场景,竟然改变了陈豫和郑芷蕙的人生。

如果一定要说它是必然的,陈豫找不到合理的逻辑,除了李小瑶用凋零万物的眼神枯萎了陈豫的爱情。

话题是由陈豫的一个猜测展开的。

“阿姨,你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出名的大美女。”

陈豫不是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之人,能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受随珠的启发。随珠曾把随身携带的镜子背后的黑白照片给陈豫欣赏,问陈豫是相片里的人漂亮还是她漂亮。十八岁的陈豫像个傻子,毫不犹豫地说相片好看。随珠赌气不理他,说他怎么和周围的俗人一样的看法,明明她比照片上生养她的人好看的多。可是,良心告诉陈豫,照片里的人不但更加美丽,还朴素典雅。

碰巧,郑妈妈的钱夹里也有张年轻时的照片,同样是黑白照,干净的白花花衬衣,一张俏脸像是从这片白花花的花丛中脱颖而出,能令众花倾倒;一头青丝,突破那个年代朴素的桎梏,飘逸地披洒在肩上,只允许额头的刘海保留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荡漾着和郑芷蕙一样的聪慧的眼神,却蕴涵着不一样的风情。

这样的美女,不管生长在什么年代,肯定有故事,陈豫如是揣测。

在陈豫的赞美之后,郑妈妈一声叹息,故事便从“自古红颜多薄命”展开。

郑妈妈的美丽盛情绽放的年龄,和郑芷蕙一样的秀外慧中。她同班上成绩和她一起名列前茅的男生恋爱了。陈豫掐脚指头都能算出,这个男生不是郑芷蕙的亲爹。果然,故事刚拉开序幕,郑妈妈就交待出男主角的身份,这个隐藏人物并不让陈豫吃惊,相反,陈豫早就猜到了,他就是庞叔叔。

庞叔叔是下放到江安小城改造的知识分子家的孩子,如果他没有毁容的话,陈豫想象得出他年轻时并不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角色。但是,那个年代流行才子配佳人,两人勉强也算得上天造地设的一对。

恢复高考以后,庞叔叔金榜题名,顺利进入医科大学。苦命的郑妈妈名落孙山,还连连失利,越考越差。庞叔叔倒也有情有义,一直鼓励心上人迎难而上,还许下非她不娶的誓言。

郑妈妈连考不中,渐渐心灰意冷,放弃学业,参加工作。

悲剧能够发生,往往会有小人从中作梗。也许这人并不是心存歹意,也符合世俗情理,最终却祸害了几个人的人生。

庞叔叔的母亲见儿子已飞上了枝头,而他的意中人将一辈子困在偏僻落后的小城,便主动写信给郑妈妈,要她不要耽误儿子的前程。老太婆是知识分子,先是措辞犀利,极尽人世百态。后来又对郑妈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