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9-20 17:49:39 本章字数:5177
守得云开见月明。
重逢之后,陈豫和胡蝶的感情一帆风顺。没过多久,两人就直截了当住到了一起。
胡蝶在陈豫单位的附近找了个会计工作,一起上班下班。她说这叫两情若在长久时,必须朝朝暮暮。陈豫也乐意这样。
见过双方家长以后,结婚的事被提上日程。
和郑芷蕙永远欠下一纸婚约的经历让陈豫心有余悸,这次和胡蝶必成眷属,他不容有失。
婚期确定下来,经过这么多年苦难坎坷的日子,陈豫终于松了口气。
清明节,陈豫带胡蝶回家给母亲扫墓。胡蝶对已故的婆母毕恭毕敬,求她保佑两人幸福平安。
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几乎所有人都和陈豫有着深浅不同的亲戚关系,胡蝶大受欢迎。
陈豫是背负着才子光环长大的,在这个与世无争、淳朴传统的地方,人们都认为他找到胡蝶这样的美貌女人是理所当然的事。
翌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对面的月兰山花红树绿,背后的观灯寺香火鼎盛,胡蝶要陈豫和她去爬山,还要爬海拔更高,道路更崎岖的月兰山。
月兰山巍峨矗立,高耸入云。放眼望去,云在山头,可是登山山头云更远。月兰禅院在轻云薄雾中若隐若现,虽算不上桂殿兰宫,却也好似仙人旧馆。
胡蝶提出去月兰禅院烧香。陈豫没有反对,虽然他不拜仙佛,只敬鬼神,却也愿意胡蝶求得菩萨庇佑。
无巧不成书。
在禅院门口,陈豫遭遇了范老先生。他正坐在石凳上读一捆竹简。
陈豫再度惊叹于这位高人无所不在。
范老先生看到他时,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说不清是喜悦还是失望的表情,但瞬间又恢复了平素的波澜不惊。
胡蝶得知这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就是陈豫经常在她面前谈到的高人,各种讨好的花言巧语想让他指点迷津。
范老先生笑而不语。
陈豫主动表明自己不会再问将来的事,胡蝶要是有兴趣,他也不反对。
这次意外相逢是在范老先生在天一市留下口信之后的第五年,但即使在明年六年期满时再和他相逢,陈豫也不会再问任何将来之事。一来,陈豫对于《易》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无须假手他人;二来,俗话说的好,顺境百无禁忌,逆境方问鬼神。陈豫如今心满意足,何必再为未来思虑,患得患失,庸人自扰。
范老先生把两人领进禅房,好茶相待。
陈豫和他谈古论今,吟风唱月。
范老先生称赞陈豫博览群书,博闻强志,才思敏捷。
陈豫更是对范老先生的渊博和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范老先生兴致渐浓,应胡蝶的要求为她看命格。
这次他没有测字,而是很严肃地使用了古老神秘的摸骨相法。
他告诉胡蝶,她品性贞烈,一生平顺,事事称心,唯一不尽如人意的是做小的命。
胡蝶拧住陈豫的耳朵,问他是不是已经结过婚,一直对她隐瞒不报。
陈豫指天发誓。
范老先生抚须大笑,连称戏言不可当真。
午时已过,范老先生留陈豫和胡蝶在禅院用膳。能吃上一顿素斋,陈豫求之不得。
饭后, 范老先生换上苦丁茶。
闲聊片刻,范老先生称每日要去山间采药,让两人在禅房歇息片刻,案上的书籍可以随意取阅,困了可以在蒲团上打坐,提神醒脑,功用非凡。
陈豫随手抽出一本书,正好是《易》,上面有范老先生所作的注。
机会难得,陈豫舍不得就此离去。
范老先生想到要天黑才归来,让两人走时带上门便可离去,不用等他回来再作道别。
在范老先生出门前,陈豫想到不知何日能再相见,于是忍不住提及一直困扰心头的疑问,问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仙人。
范老先生反问他何为仙人。
陈豫想了想,换个方式,问人能不能长生不朽?
范老先生眼中露出无限的落寞,说也许有,也许从未有过,但即便是有,也不见得是真正的与天地同寿,只不过换一种方式存在罢了。
范老先生说完,称再谈下去恐耽误了采药,径自出门。少顷,山林间传来宛转悠扬的歌声,陈豫识得其中几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