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还添加了4只假足,对应着蚕的幼虫身体头、胸、腹三个部位,以及13个体节和8对足。
第三天,是蚕蛹阶段。
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颜色是咖啡色的。所以,小朋友们的衣服是咖啡色的大满贯布袋衣服,手脚全部在布袋之中,头部还戴有复眼和触角的帽子。
第四天,是蚕的成虫阶段。
成虫就是蚕蛾。蚕蛾的形状像蝴蝶,身上有白色鳞片,但是由于翅膀很小,使它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小朋友们穿着带羽毛的衣服都想飞翔,在教室里扑棱扑棱的。
四天中,胖西来还安排了孩子们看真实的蚕。
胖西来说:“小朋友平常看到的吃桑叶的蚕实际就是蚕的幼虫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蚕宝宝。”
“大家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胖西来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沙沙”“沙沙”“沙沙”……
大概有两三百蚕宝宝在桑叶上尝着美食,“沙沙”声不绝于耳。
“请跟我来这个教室。”胖西来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另一个教室,关上门窗。
“请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胖西来再次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可是,这次怎么听也没有声音。
“为什么呀?老师。”
“怎么没声音了。”
“这几个蚕是哑巴蚕吗?”
……
小朋友们议论纷纷。
胖西来举手问:“有谁告诉我,这两个教室有什么不同。”
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举起手:“老师,那边教室里有几百条蚕宝宝,这个教室里只有几条蚕宝宝。”
“说得太对来了。”胖西来说,“蚕宝宝吃桑叶会不停地咀嚼,频率很高,就会发出声音。其实每个声音都很小,不注意听,根本听不到。我们能听到的‘沙沙’声,是因为吃桑叶的蚕宝宝太多了,就形成了交响乐!这说明什么呀?”
“人多力量大!”
“一个人的声音很小,众多人汇聚一起就会形成惊雷。”
四天中,胖西来还组织了小朋友们朗诵关于蚕的诗歌,每个人给蚕写一封信,然后放在蚕房里。
小朋友们却缠着他,要他讲讲是如何成为高考状元的,这也是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学到的。
胖西来非常不愿意讲自己的过去。但大家想听,他就必须真实地讲述。其实,对他来说每一次的讲述都是一次对自己血淋淋的剖析。
第一期夏令营很成功,直接带动了后续的招募,在一个多月里,他们一共举办了五期,有了12万元的毛收入。
第四期夏令营刚开营,陶奇因为老家里有事,就与老婆两人匆匆回老家去了。
第五期夏令营结束的时候,陶奇回来了,人变得很沮丧,眼圈也是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