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京师。
皇宫。
空荡荡的御书房中。
煊帝一个人坐在桌案之后。
看着眼前的几份奏报,他眉头紧锁。
虽然邱景胜以城中暴乱为由,封锁了传信塔。
但邱景胜自己还是会去用的。
因此,煊帝早在四天前,就了解到了雍州的情况。
当时,他也想看看,事态的发展。
站在帝王的角度来看,一两万老百姓闹事根本就不算什么,弹指间就能解决的事情。
因此,他也没有作出指示,任由事态的发展。
主要是煊帝也想知道,苏沐如何对待此事。
这也相当于又是一次考量。
关系到之后,他要怎么去用苏沐这个人。
煊帝很清楚,以大乾王朝目前的情况,想直接实行《推恩令》,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大乾需要改革。
其实类似《推恩令》的策略,很多人也能想到。
但天马行空的改革建议,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到了。
当初,也正是苏沐在《推恩令》上面附带的见解,和改革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他。
那些见解,甚至比《推恩令》原文的吸引力还要大。
原本,以煊帝的设想是,按部就班地走。
先花几个月时间考察苏沐。
再根据苏沐的表现,制定出两条路供其选择。
一是直接给苏沐一个小的官职,慢慢发展,反正那么多年都过去了,煊帝也不急一时。
其二就是,根据苏沐秋季会试的表现,酌情任用。
先让苏沐当一两年官,熟悉官场,熟悉民生。
然后,再制造一些外部矛盾,转移士族勋贵们的注意,再圈出地界,让苏沐悄悄的试点改革。
紧接着就开始强化集权,逐步蚕食世家势力。
等到皇权稳固,世家虚弱。
最后以《推恩令》,将世家彻底瓦解。
而整个过程。
煊帝计划用,三十至五十年来完成。
反正煊帝自己也是儒道强者。
再活那么久,肯定是没问题的。
虽然到了他这一代,世家之祸已经很严重了。
但煊帝相信,只要自己还活着。
想保持平衡不被打破,将现状维系个三五十年,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自己死了,那后面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原本他都快要认命了。
可是《推恩令》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也激起了他心中的欲望。
看到苏沐的《推恩令》之后,煊帝就想在自己这一代解决掉世家的问题。
这也是煊帝真正重视《推恩令》的原因。
可如果这个计划要是让苏沐实施,那么苏沐就得淡出世人的视线。
你想啊,如果苏沐一直被人盯着,他怎么可能悄悄的去试点改革。
只是,煊帝根本没有算到,苏沐真能明新意。
这件事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这下苏沐想低调都难了。
因为立意涉及了道统之争,现在新的立意现世,信奉其他思想的文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煊帝之所以布告天下,说苏沐的文章乃立意。
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苏沐。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转移关注点,混淆视听。
在煊帝原本想来,反正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长时间没有下文,这热度自然也就淡了。
煊帝轻轻的敲击着桌面,自语道:
“看来,得让苏沐尽快把全盘计划做出来了。”
“而执行改革的人,则可能要换一换了。”
“至于圣庙那些人,如果逼得太狠,等苏沐把计划全部完善之后,再把他交出去,也不是不行。”
“不过在试点改革没有成功之前,还是得保一保此人的。”
“... ... ..。”
思索间,煊帝不自觉的就生出了,“卸磨杀驴”的想法。
这也不能怪他,这就是帝王的通病。
自古帝王八九成都是这个尿性。
要不也不会有那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
而且就算是抛开立意不谈,如果推行推恩令失败,苏沐也将是第一个,被拿出来平息怒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