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摸了摸她的脑袋,像逗狸奴似的。
“好吧好吧,贵妃天生丽质。”
赵贵妃抽泣着,娇软地贴了贴他的掌心。
-
皇后崩逝。
丧钟三九响,震彻皇城。
按礼制,国丧期间禁嫁娶。
偏在这国丧当头,一道赐婚圣旨惊破朝野。
恒曦帝赐北羌公主为太子侧妃,七日后成亲。
大臣们都惊呆了!
一惊!
齐皇后崩逝,她生前明摆着不愿意让太子与那北羌公主沾边。
现在皇后死了,太子被恒曦帝按头娶北羌公主,当真是死也不能瞑目。
要不是人死不能复生,皇后估计都能气活过来。
皇帝对这位发妻可真是“贴心”啊!生怕她死得舒服。
二惊!!
北羌公主属意皇帝,最后皇帝居然将北羌公主赐给太子,还不是正妃。
这究竟是想打北羌的脸,还是太子的脸?
生而为臣,我们应当如何站队?
要不还是当个纯臣吧。
夺嫡之争,一旦行差踏错,九族就无了!
三惊!!!但不意外。
恒曦帝果然还是曾经那个少年,一如既往的疯批。
太子其实婉拒过,但听说恒曦帝是用这个理由驳回的:
“皇后头七,魂魄归兮。此日得见太子成家,看见润堂穿喜服的模样,皇后必定欢喜非常,十分欣慰。”
太子:“……”
欢喜……欢喜……喜喜喜……
欣慰……欣慰……慰慰慰……
恒曦帝如此行事,言官们私下议论纷纷,都在说陛下疯魔,但无人敢谏。
毕竟,上一批以死进谏的言官,都已经被杀光光了。
如今这批言官可谓是“适者生存”,他们高举“莫慌苟住”的人生信条,没有一点前人“以死谏之”的勇气。
在朝堂上互相使相,用表情怂恿:
“要不你去撞一下柱子?”
“要不你去夺御前侍卫的剑,自刎谏之?”
“要不你把朝笏吞了吧?当庭吞笏明志,必成佳话,史书当记一笔!”[1]
但没有一个人出列。
谁想当先死的鸟?
他们只想躺平,坐吃等死领俸禄。
北羌使团下朝,背地里将恒曦帝骂成屎,却只能硬吞下这口恶气。
战败之国,何来底气抗议?
即便想反,一切尚未准备妥当。
他们还真怕恒曦帝这个远近闻名的疯子不讲邦交规矩,下令杀他们这些北羌来使。
北羌公主也气,气恒曦帝这个瞎子,自己这么一个大美人在他面前晃啊晃,他居然都不上钩。
之后便淡定了,对叶护说:“嫁不了皇帝,太子也成。反正都是需要一场婚事,老子小子都一样,都死吧死吧死吧!”
叶护认可点头,道:“要加快动作了。”
东宫一阵骚动。
“哎呦,齐二姑娘!”
侍从手忙脚乱地拦在书房前。
“太子殿下吩咐了不见你,您可别进去!”
“滚开!”
——
注:
[1]朝笏(cháo-hu):古代君臣朝会时,官员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竹片或木质制成。主要用于记录奏事要点或彰显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