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方舟在逃主教,但第四天灾 > 第八章 粗细,你他娘的打歪了!

第八章 粗细,你他娘的打歪了!

“巴库尔要塞城如今汇聚了两股力量。”

“他们分别是来自白森林地域驻防的第八十二、七十六两支步兵团,与巴库尔要塞城本地的第四十四要塞团。”

依旧是黑山号的会议室,承接上次的分享讲解,

张之卿面向着博士,讲解着其面前光幕上的画面:“第四十四要塞团自血峰战役后便入驻巴库尔城,其核心部分总共有三人,分别是上校官职的弗拉基米尔.伊戈尔,还有大校官职的维亚切斯拉夫.米兰.卡维。”

“还有二人的上司,少将职位的斯塔尼斯拉夫.奥列格。”

博士瞅了眼光幕中的人像:

“年龄这么大还是少将?”

“斯塔尼斯拉夫少将早年得罪了一些集团军权贵,被排挤至偏僻三线,又被拖欠薪饷,家族内曾一度揭不开锅。”

张之卿向博士讲解道,

“直到前任大公因故坠亡,塔琳娜上位,才被重新重用。”

不过这其实也与塔琳娜大公自己有关,

一样是女性上位,塔琳娜不但没有如达莉娅一样率军攻伐培养出的亲信队伍,还因上位方式过于草率导致权威不足、统帅力不够。

【假如没有天神相助,塔琳娜能活到现在真是个奇迹。】

张之卿品味着six的评价,心底莫名一阵唏嘘。

有人出生就是罗马,有人出生就是牛马,

还有人不仅出生罗马,还气运加持一路腾达,这片大地到底能不能好了?

“总之,权威不足的塔琳娜将被冷藏的斯塔尼斯拉夫少将重新任用。她希望对方能为自己承下重任,为此还曾调了自己封地内的两支步兵团,只留起近卫军作用的战舰部队。”

“她算错了。”

听完讲解,博士摇了摇头。

“没错,算错了。”张之卿眼神一犀:

“乌萨斯集团军看似庞大实则根本就不是一块铁板,塔琳娜自认为能靠任用关系让派去的两支嫡系部队与斯塔尼斯拉夫少将在巴库尔力挽狂澜,殊不知败笔,正是她额外增调的两支嫡系军。”

“或者说,是统帅两兵团的那位总指挥军官。”

黎博利指尖微动,光幕变化,

一位胸配勋章,气质凌厉目光熬人的中年人图样出现在了博士面罩的光面上。

“此人名叫杰罗姆.柯察金,乌萨斯帝国陆军学院第二十九届毕业生,曾参与第十次乌卡战争、萨米边境冲突战、对拉特兰特别军事行动等数几场乌萨斯史著名战役,圣乔治勋章最年轻获得者,统帅能力与后勤调度能力强大,极善防守战,曾荣得“帝国十大名将”之称。”

博士稍微坐正,

语气从闲散逐渐认真:

“他为何选择塔琳娜?”

“因为柯察金自认清高又心绪严谨,塔琳娜无人可用,只能倾向顺从于他。”张之卿顿了顿,而后开口道:

“这也正是两派部队交汇会变成败笔的主要原因,柯察金奉命接手巴库尔要塞城指挥权,刚刚解冻握权的斯塔尼斯拉夫势必会不同意。前者视军中腐败为蛆虫且不近人情,后者不甘心刚有好转的经营转移他人。”

“两个派系势必会产生冲突。哪怕迫于塔琳娜的命令本地派系会退让臣服,但实际绝对会以退为进,暗中刁难!”

博士放松坐姿,背靠向身后的座椅:“有什么解法吗?”

张之卿严肃果断:“无解。”

“嫡系派妥协,开战则两军互不理会各自为战,一边缺人缺战力,一边缺武器缺后勤。本地派妥协,则只是流于表面,治好一处大伤,落下一身小病。”

“就算嫡系派采用激进手段去砍本地派的脑袋也不行,因为后者的实际基数牵动太大,手段强行无疑引火自焚。”

“假如,安排死士把柯察金直接干掉呢?”博士摊手发问,

“绝不可能。”张之卿摇头,态度坚定:

“第二十八、七十六步兵团都是柯察金中将的亲信部队,杀死一个柯察金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军队内乱。”

除非把整个上层体系全砍了,

不过谅集团军也没那种狠人吧。

“这个方案的结果,是所有选择里最坏的。”

张之卿此时所讲的情报,都是开战日后罗德岛不可不知的重要内容,或许用不着,但不能不知道。

假如不是路程问题,此时听张之卿讲的也不会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