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梁晓推开了父母家的防盗门。
又是一个周五,梁家心照不宣的每周“团圆日”。
作为一个家在本市却仍然要在外跟朋友合租生活的单身女儿,这是梁晓和父母各退一步之后达成的默契约定。
归根结底,梁晓是因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自己做出这个稍显任性的选择。
如果不想在家住,自己又掏不起房租,那梁晓的父母自然是不会答应的。
这周因为迟菲菲的事情,梁晓心事重重。
她想帮她的好朋友,好室友度过这个难关,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帮。
梁晓不是一个沉迷网络的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和做饭。
她手机上甚至都没有任何短视频软件,唯一的一个微薄,上面关注的也都是分享美食、猫猫狗狗小动物之类的博主。
对她来说,网络世界没有什么吸引力。
她更喜欢把注意力放在现实。
如何做好设计的工作,如何做好每一餐饭,还有什么美食没有被自己解锁……
网络世界狂风海啸对她而言是陌生的。
而这正是她的无助之处:
她看着自己的好朋友遭遇网暴,但是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既不懂该怎么做,又不懂有什么方法能让她减少痛苦。
她只能用她最熟悉的方式——做好每顿饭放到冰箱里。
但是她也不确定,自己这种未免太过接地气的形式,能否准确传达她对迟菲菲的关心和忧虑。
梁晓相信,人是铁饭是钢,遇到难过的坎儿,发生天大的事,都要先吃饭再说。
不吃饭,就更没有力气迎接下一场战斗。
她看重每一顿饭的意义。
然而,每周五回家的这顿“团圆饭”,不知何时起,却令她感到压力倍增。
从二十七八岁开始,每次周五的团聚,爸妈总少不了唠叨她相亲找对象的事情。
压力主要来自母亲。
梁晓推开门,预料中弟弟梁明的灿烂笑脸没有出现。
梁晓有点兴味索然,小声地说了一句“爸妈我回来了”,也不在乎他们是否听见。
反正没人在客厅,整个房间都非常安静,昏暗。
“都几点了,还不开灯。”
梁晓嘀咕着,刚要伸手拍亮玄关的灯,忽然房间里发出几声响亮的“炮”声:
“啪!”“啪!”
接着就是炫目的呲花,弟弟梁明的标志性笑脸突然出现:
“姐姐,生日快乐!”
梁晓从惊吓到惊喜,妈妈和爸爸在梁明身后,一起端着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几个人开始合唱: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祝你生日快乐,我的姐姐/我的女儿,祝你生日快乐!”
唱到“我的姐姐”的时候,梁明声嘶力竭,把“姐姐”两个字喊得压过了父母唱的“女儿”,那副样子逗笑了梁晓。
这几天事情太多,她竟忘了今天是她的生日。
直到父母端着蛋糕走出来,一家人为她唱生日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梁母把房间里的灯都打开,梁晓惊喜地发现,餐厅甚至被他们重新装饰了一番。
餐厅墙壁上挂了漂亮的拉花,还漂浮着“happy birthday”的气球,整个环境看上去非常浪漫温馨。
梁父笑着说:“好看吧,都是你弟整的。”
“姐,姐,你站这个气球这里,我给你拍张照。”梁明把梁晓连推带拉,让她站在布景中间,咔咔地拍了好多照片。
一边拍一边咕哝:“太美了,我姐太漂亮了,国际巨星……”
自己拍够了之后,又跑到姐姐身边,招呼梁父:
“爸,你给我和我姐拍几张,别管我,把我姐拍漂亮点。不行,你别这么站着,你得蹲着,蹲着显得我姐腿长……”
梁明喋喋不休地指挥着他们的父亲拍照姿势,梁母从厨房端出红烧鱼,笑着嗔怪道:
“你别折腾你爹了,你爹本来就腰不好。”
“吃饭咯!”梁明一蹦一跳坐到餐桌旁边,“又沾我姐的光了,今天伙食太好了。”
“你这孩子,这话说得没良心了,哪天伙食亏待过你?”梁母点了一下他的额头。
“有我姐,我吃饭才香。”梁明给放在饭桌正中间的生日蛋糕点燃“30”字样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