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涯一觉醒来,已到巳时,他心中牵挂那女子的病情,也没洗漱就来到了厢房。里面赵惊耀、朱大娘都已经在了,郎中说是女子高热已退,再服几贴药慢慢就好了。大汉熬了一夜,眼睛里都是血丝,见到李知涯,扑通一声跪下,头磕的砰砰响:“谢大人救命之恩,谢大人救命之恩”。李知涯赶紧让大汉起来,他最见不得有人向他跪了。
大汉原是西军中一员敢勇,累计战功至进义校尉,后金人南下,开封被围,他跟着小种经略相公东出潼关勤王,本有机会趁着金军渡河将其打残,但被朝中吴敏、唐恪严令不得追击,后老种经略相公提议在黄河两岸布防,又被否决,老种经略相公一气之下,病死在开封。易安又跟着小种经略相公去救援太原,结果两路援军迟迟未到,小种经略相公力战身死,而易安则混在死人堆里,趁着金兵入太原松解之时逃了出来。
他跑到隆德之时,身上伤势发作晕了过去,正是玉娘将他托到草屋中,日夜不解带的照顾他才活了下来,易安醒来后,对朝廷也冷了心,便与玉娘结了兄妹,想换种活法过下去。但金兵来了,易安便带着玉娘随着流民一路南下,结果,刚进临安城,可能是一下松懈下来,玉娘竟发起了高烧,跑了好多药铺都因身上没钱而看不了病。无奈之时,遇到了李知涯。
易安说着又跪了下来,哽咽道“当初不是玉娘救我,我早被野狗吃了去,今天承蒙大人相救,易安只有一条命,就交给大人了。”
刚醒来的玉娘也嘤嘤嘤的低声哭泣,易安的话让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身处南方,虽然也听流民说过北方的事,但是听亲身经历者说起,还是让人伤感。朱大娘擦着眼角的泪花,拍着玉娘的手说“孩儿啊,以后就跟着大娘过吧。”
李知涯扶起易安,说“这样,待会我让惊耀带你去安保队,你就去做个教头,具体的事你寻一个叫朱挺的人,玉娘就暂时交朱大娘照顾,你看如何?”易安哪里能不肯,又要跪下,还好李知涯手快,将他拦了下来。
后面几日,刘掌柜来过几次,和李知涯就26处房子的事沟通了下,李知涯让他建完后按房屋大小以1万贯到2万贯的价格往外售卖,同时让他悄悄的把临安城里无主的地都收来,至于怎么收,你一个吴王府的外房掌柜还能不知道吗?装什么纯洁。
郡主基本上天天往这里跑,当然名义上不是来看他李知涯的,而是来督促黑子学习的。黑子如果会说话,肯定要喊,本喵何德何能,能劳驾郡主来管教我学习。
吴王很痛苦,不知道谁给官家进的谗言,说亲王也要参与朝政,虽然是一月六朝,但那也很辛苦的好嘛?而且每次听那些文官在那里吵吵,他真是想想脑仁都疼。
这一日他正想着好久没去李知涯那蹭饭了,换好衣服正要出门,就见到一辆马车停在府门外,厢帘被掀开,里面不是他的好皇兄还会是哪个。
“二哥,要往何处去啊”赵构笑嘻嘻的看着吴王。他只有在和吴王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流露出点本来的性格。
“臣正要去李知涯那里”吴王回禀道
“同去”虽然经常听到李知涯的名字,但是却从没见过,正好趁这次去见上一见。“邓琮,走”
李知涯正在院子里写着字,慈幼养济两院都建完了,李知涯便想着给他们写个名字。就是字写得不大好,所以李知涯写了一遍又一遍。赵惊耀在嗑着瓜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李知涯聊着天,郡主嘛,当然在教黑子读书。
李知涯写得很认真,但总写得不满意,这时耳边传来一个人的声音“你这字写的太差了”,李知涯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三个人就在他身后,一个是蹭饭老丈,两个没见过,其中一个高高瘦瘦,虽然不说话,但隐隐给人一种压迫感。刚刚就是他在说话。其中一个白面无须,体型匀称,细品嫩肉的,难道他也是~~兔儿爷。一个找小兔儿爷,一个找老兔儿爷,啧啧啧。
李知涯奇怪,为什么三个人进来,其他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其实不怪他们,赵惊耀不认识赵构,但看到吴王已经惊的说不出话来,他好歹是官宦人家出身,稍微一想便知那人身份。郡主倒是认出了赵构,但她不敢出声喊破。
“老丈,好久没来了,这两位是”李知涯心里想着你们现在改组团来蹭饭了是吧,但面上他还是对着赵构三人行了一个礼,其他人也急忙站起来行礼。
“咳,这位是我大兄,这是他管家”吴王也不知道怎么介绍,直接说?这是官家,这是大内侍?官家在大内无聊到你这里来逛逛?老爹那时候找李师师的时候也喜欢微服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