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平安跟我姓,叫王平安!”
王春华从没有这么坚定过一件事,可不知为何,看着怀里粉嘟嘟的孩子,再也忍不住了。
但邻居们,这些过来人看待问题可不一样,他们想的问题更全面,更细致,当然,也比王春华更冷静。
“小王,这可不是脑门一热的事,可不能乱说。”
“是啊,你听阿姨的,这事再琢磨琢磨。”
过来人的忠告,的确不近人情。
但也并非全是忠言逆耳。
坦白说,王春华知道邻居们的好意。
自己,的确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原因有几点:
首先,王春华没有结婚,那个年代,一个姑娘家,没结婚就带这个孩子,可是要被人说闲话的,尤其是人言可畏,可是要不得的事呢!
第二点,这以后可怎么找婆家啊?谁家婆家能同意娶这么个女子做媳妇儿?再说了,真要娶了,那孩子怎么办?这些都不是一拍脑门冲动决定的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王春华的确好心,但是经验不足啊。从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突然就当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还有,别忘了,平安,可是个瞎子!
结合实际情况,众人们都不同意王春华的这份好心,善意!
邻居们说的,想的,王春华懂!
自己也承认的确有头脑一热的成分在其中。
但他们不懂的是,一个女人对母爱的坚决。
尤其是平安在自己怀里幸福睡去的笑容!
就这样,胡同里多了一个孩子,叫王平安!
……
平安是不幸的,这点从他出生就注定了。
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胡同里的人,给他的爱。
他确实失去了母爱,却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母爱”。
就这样,平安一直在胡同里,快乐的长大。
哪怕最后王春华还是结婚了,还是有了自己的孩子……
那年听着新娘王春华,新郎李伟的一拜天地,平安笑了,笑的很是真诚与释然。
仿佛心里的愧疚也随着这声一拜天地而解开了。
再后来,平安又听到了孩子的哇哇大哭声,他知道,该做个决定了。
于是,十三岁的平安,独自搬出了“家”,住进了街道办事处,那张伸不开腿的折叠床……
后来的平安,依旧每天微笑着,只不过,无人的角落里,他也会……想妈!想那个自己从没见过,还把自己遗弃的女人。
好在后来于辰出现了,而他的出现,改变了二个人的轨迹。
……
“我叫于辰,从今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
你只需要记住这个名字就行,至于几岁,多高、长什么样子……我不说,你也别问!同意吗?”
“我叫平安,没什么朋友,我是瞎子!但如果你愿意,我同意。”
二个人的对话,显得幼稚又成熟。
幼稚是指,交朋友,怎么能说的如此儿戏?
而成熟是指,朋友,就该如此,坦然,信任。
所以,二人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其实平安疑惑过,对于这位神秘的朋友!
因为他说话、行事……完全不像个孩子。
可正是这点,才令平安奇怪不已。
心说: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会与自己这个瞎子交朋友?他图什么?
心里的确这般想过,但碍于最初的约定,平安从来不问。
因为他相信,如果有一天,这个叫于辰的朋友,愿意告诉自己,那么他一定会认真听的。
于辰对平安很好,除了最初的心机不纯以外。
剩下的部分,可以说,对平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简单来说,于辰教会了平安一种可以“视物”的技能,还阳師的……心通!
这对天生瞎子的平安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因为先天的缘故,平安的世界里,没有颜色、没有形状。
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模样,大小,以及多精彩。
但于辰的心通,可以让他慢慢的了解这个世界,也“看见”了这世间的模样。
心通:是还阳師的一种技能。
说它能让瞎子复明,那是扯淡!
但能让瞎子变得如常人那般生活,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