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住在这里,我看看哪个敢多嘴,我自家的妹妹,我还不能接来照顾不成。”盛氏把茶盏一撂,嗓音冷沉。
“哪里有做妹妹一直跟着已出嫁的姐姐长住的,我只是搬回自家的宅子罢了,离武安侯府也不过是一炷香的路程,姐姐若是想我了,到时候使人来唤,我必是立刻赶到的,就是姐姐不叫人来,我也是日日要过来与姐姐说话的。”昭华软声软语的说道。
盛氏却是连连摇头:“不妥,不妥,你非要我这心一直高高悬着不成?京里哪里能和老家相比,那里民风纯朴,京里那些小郎君,可没一个是善茬子,若知你独居,少不得要骚扰一二,弄出一些风流韵事来。”
昭华抿了抿嘴角,玩笑了一句:“姐姐就这般舍不得我?”
“没错,舍不得你。”盛氏一拍昭华的手:“不许在提起这事,你安心的住着,什么时候出嫁了,什么时候才能出了这门。”
昭华沉吟了片刻,倒也不急于这一时,毕竟京里的宅子还在修缮,等能住了人,快了说也要个把月的,到时在与姐姐细说就是了,想到这,昭华一笑,顺着盛氏的话道:“那我就一直叨扰姐姐了。”
盛氏这才露了笑脸,心里思忖着,昭华的事得赶紧与姨妈商议好才成,免得把她耽误了才是得不偿失。
两人说话间,请安声响起,语气极为惊讶,盛氏倒是一愣,不过脸上的笑意越发浓厚,进来的是两个少年,年纪约二十上下,模样生的俊秀,且眉眼之间尚有几分相像。
“母亲。”
“大嫂。”
两人一同开了口,称呼却是不同,之后目光便落在了坐在盛氏身边的昭华身上,眼底带着惊艳与好奇。
“你这侄儿,你还不曾见过呢!早先一直在庐山白鹿洞书院念书,今儿不知怎么跑回来了。”说着,便语气严厉的问道:“什么时候启程的,怎么一点信也没有?”
安昱虽好奇昭华的身份,却不敢搪塞盛氏,忙道:“眼瞧着离科举越来越近,儿子怕临近日子赶回来时间太过仓促,便和小叔叔一同回来了,怕父亲不应允,这才先斩后奏。”说罢,露出讨好的笑容。
“大嫂别生气,一切都是我的主意,不关昱哥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