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加钱谋士,曹操无语了 > 第29章 民生多艰

第29章 民生多艰

寿张县和东阿县的中间,有一片巨大的湖泊。

众所周知,湖泊周围的土壤是比较肥沃的。

而这,也是曹操选择在这里屯田的原因。

东汉时期,湖泊的面积十分巨大。

几乎跨越了现在的济宁北、聊城南部的区域。

而这片湖泊在后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水泊梁山。

只不过随着气候的变化还有黄河河道的迁移,这片水泊才最终缩水成了后世的水泊梁山。

在寿张短暂休息之后,程昱便安排任峻带着曹昂、张毅去视察屯田的情况。

为什么是任峻呢?

原来自从张毅给曹洪、曹昂献上屯田策之后,屯田的整体细节完善是由枣邸、韩浩等人完成,具体的实施则是在程昱和任峻的监督下完成的。

而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里,任峻可是曹操阵营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堪称后勤大队长,可不是后来的某位专门送装备的运输大队长。

曹操也是占据颍川之后,让任峻专门负责具体的屯田事宜,并且在后来的一系列征战中乃至和袁绍的决定性之战——官渡之战,都是由任峻主持军备和粮草运输。

一路上,曹昂兴奋的骑马走在前,张毅则是偷偷观察着任峻。

经过几个月的寒风和烈日的侵袭,任峻的脸上透露出带着点黑的小麦色。

而他本人并没有身穿官服,而是一副老农一样的打扮。

如果不是他腰间的官印绶带,张毅真以为任峻就是个农民。

还没有到达地方,远方的田野上已经出现了斑驳的绿色,随着几人离湖泊越来越近,那抹绿色越来越浓重。

空气土腥味和黍米秸秆散发出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让张毅也忍不住深吸了两口。

田野上已经有农人或者说招降的黄巾军在挑水浇麦。

“任校尉,这些开垦出的土地有多少!”曹昂马鞭指了指远方的田地,好奇的问道。

“大公子,如今已经开垦的土地有二十万亩。”任峻回道。

“二十万?”曹昂诧异的大声叫了出来。

“怎么这么少!”

“额,大公子,不能这么算的!”张毅连忙提醒道。

“曹公屯田是在冬季,冬天屯田的难度大于春秋时节,所以这二十万亩已经是极限了。”

任峻正要开口,听到张毅的话,忍不住的看向张毅。

“大公子,冬日开垦土地,土地僵硬,万幸这里以前是良田,只不过荒废了,只要稍加开垦便可种植。”

周仓和裴元绍也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公子,等到了春季,寒冰退去,便可以再次开垦。”

曹昂挠挠头,自己好像问的问题有点傻。

“原来如此,看来这些黄巾贼。”曹昂嘴中的‘贼’字还没有说出来,便被张毅的两声轻咳打断。

“大公子,田地那里来人了!这怎么还带着兵器。”张毅怕曹昂满嘴跑火车,急忙提醒。

任峻倒是不慌不忙的用手搭在额头上看去。

“哦,是那些田地上的护卫,主公筛选下来的青壮就是这些护卫。”

“你们是什么人?”

“哪个部分的?”

不到几分钟,这十几个人就手持兵器冲到了曹昂、张毅面前。

张毅仔细观察着这些人,一共十个人,应该是一个什的编制。

手里的长刀也是带着豁口,长矛也是在木杆上装了个枪头就当做长矛了。

“原来是任校尉,您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领头的认识任峻连忙行礼。

“这位是曹公的大公子,此次是带着曹公之命来视察屯田。”任峻指向曹昂介绍道。

“原来是大公子!”

“多谢曹公活命之恩啊!”

几人见到曹昂,赶忙跪下,嘴里不停的说着感恩的话。

曹昂迷茫的看着这几个人。

“大公子,快让他们起身,带我们去田地。”张毅凑到曹昂身边,用手肘轻轻推了推曹昂。

曹昂这才如梦初醒,“免礼!”

“张三,大公子要去参观田地还有你们的住处,头前带路。”

领头的张三迟疑的问道,“我们那地方跟牲口棚似的,怎么能让大公子去那里。”

曹昂出言说道,“无妨,带我去即可。”

“是。”

随着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