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休息了一天。
十二月四日。
黎明朗大婚后,准备第三次教课。
讲公开课,教生物。
化学课之后,选出了工部一些有天赋的人才。
二十名左右。
这些人,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
他们将重点培养,以后成长为技术骨干。
一名叫洪天鸽的青年,工部小吏。
将硫酸滴入石灰粉中,发现冒泡泡。
一堆石灰粉变成了细腻的粉末。
用做豆腐的滤布,将细粉滤出来,放在小圆瓶里加热烤。
发现并没有以前石灰粉加热现象。
用水冲洗,再倒出来,滤干水分。
没多久,细腻粉末糊状物也凝固了。
扣了一块,似乎可以写不少字。
于是他重复了多次实验。
优化好了条件。
花了半月,一口气,造出了二百支十五厘米左右,大拇指粗细的可书写的笔。
模具似乎是小竹筒。
有原色白色的,也有紫色和黄色的。
写了整整二十页详细报告,汇报给了工部尚书公输瑾处。
公输瑾花了一天时间,验证了他的成果。
奏折上报了朝廷。
黎明朗看了小皇帝来串门,给带来的奏章,知道了这是造出了粉笔。
小皇帝的现在首要任务是学习,并不会管理朝政。
一切朝廷大事还是摄政王和太师说话,拍板。
丞相和一众尚书把控住各州县情况。
仿佛她只是个盖玉玺的。
后来,干脆,玉玺放在工部打造的保险箱里。
四把钥匙,合一起才能开。
摄政王、老太师、丞相魏无忌和司礼太监王振人手一把,组成东西南北,才能开。
小皇帝大多数时间不上朝了,等到成年。
小九李心心搬进皇宫,两人住在了一起。
看过奏折和报告。
于是,黎明朗再给洪天鸽优化了一次工艺:
硫酸和生石灰生成产物为石膏。
产品石膏,磨成细粉,入铜锅,加适量水,加热并搅拌之,至半干时,停止加热。
如果需色彩,搅拌时加入染料。
湿料倒入模具,以力颠之,驱走气泡,待变硬时,取出晾干,可用。
并注明:此产物石膏,应有天然矿产,可开采。
糊状物加少量生石灰,制成成品可防潮。
糊状物亦可做倒模、塑像用。
皇帝特意下了圣旨褒奖他,官职升一级,赏一千两白银。
由于工艺是保密的,只在六部张贴了皇榜,作为榜样宣传。
皇榜写明,以后凡是有发明创造者,都会升官,赏银。
目前,流通货币还是黄金、白银和铜板,还没有进行币制改革,不过也在规划之中。
黎明朗让工部制造了一块木制的,很长很长的二米宽长方形木板,做黑板用。
并叮嘱,木板的正面采取大弧形,两边微微向中弯曲,先抛光,再做成粗糙面,涂成黑色。
粗糙面可防反光。
工部半天做好了,安在国子监课堂。
这样,黎明朗有了黑板和粉笔了。
来上课的人,人山人海。
不少人听说了洪天鸽的事,知道认真听课,能发明创造,可以升官,还有赏赐。
有不少学子,直接站着听课。
也有两人挤在一起坐的。
还有一些纨绔豪门子弟,打扮的英俊潇洒。
他们是来见那些未婚郡主的。
很多郡王、郡主也都来听课了。
他们有些人就是单纯好奇。
黎明朗开始讲课了:
“大家好!这次讲生物课。可能时间要讲的长一点。除了课堂上讲,还有野外也要去。”
“可能要讲一个月,也可能更久,大家有个准备。野外不要求大家都去,有可能会遇险!”
“好了。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生物?”
“生物主要研究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它们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还有很多的动物、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