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体,已经彻底健康正常,现在出门,也不怕家里没人照顾了。
李博文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菜地都浇完了,就等丁珊珊回来呢。
看着里面小菜绿油油的长了出来,再过个三两天,就能吃了,到时,她也吃点自己亲手种的菜。
从镇里进山的路并不近,中间还要经过几个村庄,以前李博文自己上山打猎,基本都是凭着两条腿去的。
这次带上了丁珊珊就不一样了,李博文心疼媳妇走不了远路,也不愿她受这种苦,自己做主,带着丁珊珊到镇里,也坐了回牛车。
古时候都是畜力车,多数村里都是牛车,只有高贵点的大户人家才用得起马车。
也有驴车和骡子拉车等等,条件不好点的,想有私家车,也有点困难。
所以在城镇乡村之间,就有这种公租车的存在,类似于现代的公交车。
从城镇到各个乡村之间,买东西办事儿,来回走的人,不差那两个车脚钱,基本都是坐这种公租车。
大伙凑齐一车人就走,每个人摊个几文钱,还不多,养车的人家也有赚头,李博文带丁珊珊坐的,就是这种车。
他们二人来的时间巧,一车人基本要满了,还有的拿着些东西,拿少的就那么地儿了,拿东西多的占地方,还得多交车钱。
交了二人的车钱,紧接着又上车两个人,就凑满一车了,拉车的是一头老黄牛。
人多牲口也拉不动,车老板子鞭子一甩,一声吆喝,牛车缓缓往村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