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重回1998:一月挣一千五百万 > 第46章 两个同道中人

第46章 两个同道中人

学校大门口停着一辆大巴车,聚集了接近十个人在一块儿。

五个男同学,五个女同学。

看他们的模样,大一至大四的年段都有。

“你真把他带来了?”

一个长相有婴儿肥的女同学眼睛一亮,抬脚就凑上来了。

“当然,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张雅介绍道:“她是我们社团的钢琴手,大二的学姐,我们都管她叫圆圆。”

陈十二点点头,礼貌的打了声招呼。

只不过,余光瞥到的那五个男同学,眼神有些不善呐。

“人都到齐了吗,我们上车吧。”

带队老师是音乐系的教授,五十来岁的年纪左右。

她看向陈十二道:“你就是陈十二同学吧,欢迎加入音乐社团!”

只听了陈十二唱了那首一场游戏一场梦之后,她就认定是个好苗子,如果再培养一下,往音乐方面发展也不是不可以。

张雅介绍道:“这是音乐系的谭教授,也是我们音乐社团的指导老师。”

陈十二点点头,脑海中没有太大印象,礼貌的打了个招呼:“是我,谭教授好!”

“好好好,我们上车吧,过去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大巴车开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了火车站,又排了半小时的队,一人买了张重都市的车票,抵达时间是下午三点。

但凡在九八年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这个时代除了春运客流量较大之外,平时的人流量哪怕再小,也能坐满整个火车。

而且复杂的气味还不少,小孩的哭声也不少,很难安静得下来。

陈十二的位置跟那五个男同学其中的三个人是坐一起的,面对面。

他们好像并没有把陈十二放在眼里,自顾讨论着圈子里的事儿。

火车开了近十分钟左右,隔壁桌的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打开了收音机,声音调得适中。

他戴着眼镜,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只不过凌乱的头发有些影响形象。

陈十二眯了眯眼,看见了报纸中的其中一个内容,关于房屋改革,刺激经济的板块。

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另一个年轻人就坐在他对面,不禁笑道:“哥,你也喜欢看这些事?”

眼镜男人抬头瞥了他一眼,才笑道:“是啊,我就是做这个行业的,平时会关注这些。”

“是吗!”

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道:“我也是做这个行业的,哥,你在哪个城市做?”

眼镜男人摇摇头,道:“刚辞职,准备去重都市看看有没有好点的公司。”

“这样啊......”

年轻人叹了口气,道:“这个行业前景应该还不错,就是很难做下去了。”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陈十二一只耳朵也在听他们的对话,最后实在忍不住凑了上去。

看向眼镜男人问道:“你是找不到好点的公司。”

又看向年轻人道:“你是在公司被排斥,总的来说都想找个好公司,对吗?”

年轻人古怪的盯他一眼,道:“你也是做这个行业的?”

说完,心底嘀咕了一句,看着不太像啊,年龄太小了。

陈十二没有回答这句话,年轻人比较瘦,把他往旁边挤了挤,半只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道:“你们觉得这个行业怎么样?”

一听这话,二人像看傻子一样的盯着他,这不是废话吗,要是行业不好,自己能做这一行吗?

陈十二见他两人有些发愣,又道:“换句话来说,你们觉得这个行业如果拿地的话,需要参照哪些方面?”

年轻人好似恍然大悟,含笑道:“你刚入这个行业吧?看你挺年轻,想学些经验?”

“算是吧。”

年轻人摇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学问可就多了,不是我说大话,没个三五年,连门槛都摸不到,对不对老哥?”

眼镜男人点点头:“是这样,我做这行快十年了,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一听这话,陈十二心头一喜,故作问道:“那你们觉得,按照庆市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拿地的话,哪个地段比较好?”

年轻人看他一眼,道:“你们公司想在庆市拿地的话,那就够呛了。”

陈十二一愣,这回是真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了。

“不明白吧?庆市三环以内能拿的地都被大公司包圆了,四五环的地拿来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