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拿起挂在洞口的两件狐狸毛大氅,小的那件给小夏披上,帷帽仔细系好。
“千万别冻着。来,娘抱着小秋,你帮娘提着这篮子菜。”
杨氏自己穿戴好另一件大氅,接过那个胖娃娃,小秋乍开双臂“娘抱!娘抱!”
杨氏小心的把小秋裹进怀里。
母女三人准备好,打开这边山洞的一道门。
啊呀!外面竟是一片冰天雪地。
和刚才的山谷温泉,绿油油的菜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杨氏一手抱着小秋,一手拢住大氅,“小夏,跟在娘身后。”
三人小心的下了山,又穿过一条结了冰的河,很快就到了村子东北角,这是个不大的村庄,叫初家庄。
杨氏推开一扇朱红的木门,这是一溜五间房的大院子,青砖红瓦,一看就是户殷实人家。
“快进屋,快进屋。”杨氏打开屋门,先让小夏进去,自己随后闪身也跟进来。
顿时几人又来到一个温暖的世界。
小夏恍惚的很,家还是这个温暖的家,却是七年前的家了,这种感觉还真是~~怪异的很呢!
屋子里烧了火炕,暖融融的。
听见动静,西屋炕上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赶紧走出来,接过杨氏手中的小娃娃,嗔怪道:“我说把小秋留下我看着就行,瞧瞧没把我宝儿给冻坏了吗?”
小秋笑嘻嘻,挥舞着小拳头,“咬(姥)咬(姥)!咬咬!”
小夏也上前抱着常嬷嬷,“姥姥!”
“哎,乖宝~”
杨氏脱下大氅,又帮小夏也脱下来,“干娘,在家闷了这些天了,快点把这俩小东西带那里面去撒撒欢吧!”
山洞的秘密是大女儿初小春去年发现的,小春在里面种了桃树,取名“桃花园”。
这一直是一家人的秘密,提起来经常用“那里面”指代。
初小春,小夏的大姐,外人看来只是个八岁的小女孩。
但是身边人都知道,她在镇上开了两家铺子。
虽说对外是以韩家少爷的名义开的,但其实里里外外很多事情都是小春在打理。
钱也都是小春攥在自己手里,她可是个赚钱小能手呢。
只不过因为桃花园的秘密,所以初小春即使早就有这个经济实力离开初家庄,但是也从不把全家搬到镇子上住,还是以需要养鸡,种地,供养店铺的借口,住在这小小的初家庄。
杨氏打发两个女儿,“去吧,和姥姥去炕上玩,娘这就做饭去。”
要说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能顿顿吃上新鲜蔬菜的估计也就是这一户人家了。
就是小夏隔几天往镇上富户人家送一回青菜,估计各家也是要金贵着吃,哪里能像自家一样吃的那么大方呢!
冬天的下午,过的特别快,太阳早早的就溜下了山。
屋里点了蜡烛,把人影拉在窗户纸上一会儿变长一会变短。
杨氏煮熟了饺子,支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怎么还不回来呢?
“干娘,您先带孩子们吃饭吧,一会儿等他们回来,我再热一热。”
杨氏说着,不等常嬷嬷拒绝,利索的把饺子摆上桌。
常嬷嬷是韩少爷亡母的奶娘,跟随着韩少爷来到初家庄。
后来韩少爷去了北地兵营,常嬷嬷不方便跟随,杨氏也舍不得常嬷嬷走,便认下了干娘,一直生活在一起。
常嬷嬷本是想说不着急吃饭,等等一起吃吧,但看两个小丫头确实是有点饿了,得了,不能饿着孩子,先吃吧!
心里也是有点着急,每天这个时辰那爷俩也该回来了,怎么今天这么晚还没回。
正想着,外面大门就响了,接着是马车进院的声音。
杨氏赶紧起身,“回来啦!”
小夏焦急的跑门口去迎接。
一个大一点的小姑娘推门走进来。
只见她披着红色大氅,一圈白色的毛领衬得人格外娇俏,“姥姥,娘,今儿开了个会,回来晚了!”银铃般的声音清脆,爽利。
小夏知道原来姐姐是在铺子里和人议事了,只是姐姐经常管这叫“开会”。
杨氏赶紧接过大氅,“冻坏了吧!不行明儿个就住在铺子里,这天黑路滑的让人心里惦记着!”
“知道了娘,这几天确实冷的厉害,我就在镇上住几天吧,我爹这一路上,可心疼他的马呢呵呵呵!”
“哈,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