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初小春还细细的指导杨氏,“你还要让大伯母清楚的明白,如果有人指责你和爹爹不孝,那么咱们自然是要把爷爷奶奶接过来的,爷爷奶奶接到咱们家,祖田也就归到咱们家,还有每年养老钱自然就不用给了。”
这下,杨氏彻底明白了,一拍大腿,“对呀,对对对!小春,还是你聪明。”
事不宜迟,杨氏立马起身,往初家老宅而去。
初家老宅这里已经有不少的人,都是听说初老太生病来探望的。
然后大家就都看见了一个捂着帕子痛哭的杨氏,一个心疼婆母至极的孝顺儿媳,一个坚持要把婆婆接到自己家去赡养的好儿媳。
见人家老太太俩媳妇都在跟前伺候着了,众人安抚一番也就散了。
然后两个儿媳坐下,详谈婆婆的赡养问题。
本身刘氏一见杨氏来,愿意接婆婆去赡养,她乐坏了,谁愿意伺候个中风的老婆婆呢?
不过杨氏话头一转,又说也愿意一年拿出六两银子来,补贴给刘氏,就算自家养了那六个月了。
刘氏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一打。
有那八亩地的祖田,再有这六两银子,自家这不就是妥妥的富裕人家了吗?
再加上杨氏话里话外还透露出,若是婆婆在自家这里养老,他们家就会三五不时的送东西来探望。
这样算起来,自家这买卖不亏呀。
不过是养着一个吃干饭的老太太,就能得那么多好处,还能赚个孝顺的好名声。
所以刘氏忙一把按住“啊~啊~”想叫的初老太,无比热情的对杨氏说,“弟妹呀,别挪动咱娘了,咱们一早说好的,老太太跟着我们,我们是长房。”
“那~好吧,就依着大嫂的意思吧!呵呵…”
“呵呵~”
妯娌俩互相挽着手臂,无比友好的达成了共识。
见杨氏又担忧外人们说二柱不孝,刘氏赶紧拍了胸脯保证,“有我们在,谁也不敢说二柱兄弟不孝顺的。”
这下子小夏一家算是清静下来了。
反正舍点小钱,她们也不在乎。
没有初老太跳出来作妖,初二柱和杨氏不过就是初一十五的,提着只鸡,或者拿点鸡蛋,送到初家老宅。
多好啊,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外人也都夸初家是孝子。
偶有点不和谐的声音,刘氏就直接开喷,“呸!哪个敢说我家二兄弟不孝顺?你给你老娘一个月吃几回肉?”
好了,解决了老的,初小夏又琢磨着解决小的,哼,那初熊最近还算比较老实,没有兴出什么幺蛾子。
因为刘氏手头上的钱活络了,他们的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初熊更是抱了大大的热情,信誓旦旦要去考县学堂。
不过小夏可不敢大意,杨氏每天的衣食都是她一手照管。
小夏已经又从镇上买了新的蒲扇,把原来的扇子都悄悄的烧了。
这段时间还制作了不少的药丸,都是一些常用之药,放在小瓷瓶里,家里准备一些,自己身上也少量的准备一些,这样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尤其还准备了辟毒丹,能解百毒。
这一忙起来,连王文翰往铺子里托人捎了好几次信,邀请自己去玩,都给回绝了。
“二姑娘,二姑娘。”邓水缸迈着小短腿跑进来,“外面来了一辆大马车,说是找你的。”
哦?
小夏放下手里的药,“走,去看看是谁?”
“二姑娘,你忘了常嬷嬷说的了?你不能听见动静就跳起来往外走,得让我先去看看!”杜鹃特别尽职尽责。
好吧好吧,小夏无奈的坐下,她也不愿意看杜鹃被常嬷嬷斥责啊!
杜鹃牵着水缸往外走,“是不是又忘了问来人是哪家了?”
邓水缸挠挠头,“杜鹃姐姐,我光顾着快点来告诉二姑娘了!”
杜鹃轻轻戳他的脑袋,“下次可要记得问清楚,再来通报姑娘。”
小夏默默给杜鹃点了个赞,杜鹃这是以常嬷嬷为偶像,将来誓要做一个合格的杜嬷嬷啊!
杜鹃走到大门口,“呀,是大江哥!你们怎么来了?”
大江站在马车旁,不好意思的笑。
车厢的门帘一下子挑开,“小夏答应我的,要去带我出来玩的。”一个委委屈屈的男孩探出头来。
“我们二姑娘这几天忙,腾出工夫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