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业道:“我现在跟高节度使是奉召进京述职的,来了五天,却尚未蒙圣人召见。”
裴旻面有疑色:“圣人最近极少顾问政事,却怎的会突然召高节度使回京述职?”沉吟半晌,忽地说道:“你可见过李林甫没有?”
李嗣业听后则看了高仙芝一眼没说话,高仙芝反而哈哈大笑道:“我有什么事情是嗣业不知的,照说就行了不用顾忌于我。”
李嗣业随即点了点头。
“那杨国忠呢?”
李嗣业摇了摇头。
裴旻道:“你赶快办一份名贵的礼物送他。”曹雪阳笑道:“若是急切之间备办不来礼物,送金子更妙。我们这位一见了黄澄澄的金子,就极易开口了。”
这时一旁的高仙芝听闻后大笑道:“嗣业真是交了些好朋友啊,处处为我们着想,我听了很感动!那什么劳子杨国忠我们先放到一边,你们今天来就是为了嗣业进京接风洗尘的,我卖着个老脸来掺和一脚,也不知道搅局了没有。今天别说这些。来,喝酒,喝酒!”
经高仙芝这么一说,四人又喝起酒闲聊起战事来。只见裴旻举杯敬酒道:“高大将军说笑了。我们俩来,即是为嗣业接风洗尘,同时也是道贺他能够在小勃律国的灭国之战中崭露头角,都有了‘神通将军’的外号了。更对高大将军这辉煌的一仗钦佩无比啊!”裴旻说完,他和曹雪阳一口就将杯中酒给干了。
虽说自唐建国初对外的战争就没有停过,但不同时期的战事密集程度还是不同的。现如今唐朝的边疆战事就处于一种高发期,甚至慢慢要走向爆发期。因为现在北疆各外族势力的形式很严峻也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大食和吐蕃两股强大的势力在经过一系列的边缘摩擦后,想把自己的势力渗入到唐朝的边疆来。打了二十多年对外战争的唐玄宗怎么可能让异族的爪子伸进来,自然一一都给剁干净了。这就有了天宝六载,高仙芝率一万安西军远征千里,在高海拔地区长途奔袭攻下了天险连云堡,直捣小勃律王城,一举逼降了其国王,也算是灭了小勃律国。而李嗣业就是在此战中崭露头角,最出名的是灭国战中李嗣业亲率步兵登高山,一人推下四五人大小的巨石,将山下吐蕃军砸死砸伤不说,还直接将敌军断成两股。由于李嗣业奇兵突至,吐蕃军完全没有料到因此大败,跳下山崖摔死、投水溺死的十有八九。
高仙芝闻言谦虚了几句然后说:“这也是我会登门拜见李相的原因。不管旁人如何看他,李相毕竟给了我们这些异族将领一个领兵打战的机会。要不是有他压着,当时的节度使就要把我给撤了,只因我给圣人上报了军情没有通过他。这位节度使还曾是提拔过我的人。”
说到李林甫,在座的其他几位顿时无言,这里却是有缘故的。裴旻和曹雪阳专门约李嗣业来这里,不光只是为了跟李嗣业接风洗尘,这里面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除了李嗣业,他们本来还约了公孙大娘,江湖四绝齐聚就是为了“锄奸令”的事来的,而“锄奸令”的对象正是李林甫。公孙大娘没来是因为她在长安人气太高,她只要一出现只怕整个长安都会为之轰动,所以不方便出现在这里。他们倒是没想到高仙芝从李嗣业那里听闻了这个聚会也要跟着过来,三人一时也不好提除掉李林甫的事。
江湖上没有所谓的武林盟主,但因唐朝尚武各式各样的私下交流并不少,江湖人能够得到的信息自然远超寻常百姓。这李林甫当了十几年宰相,排挤和谋害的不少忠臣身边都会有些武林人士。别说朝廷里的官员,就是江湖上对李林甫的声讨声也是不绝于耳。眼见当今圣上一直没有换宰相的意思,江湖人忍不了了,对于武林中人而言恩怨分明是基础,于是便有了这“锄奸令”。实际上之前赵奉璋状告李林甫二十余条,还有叶白被抓都是这锄奸计划的一部分。
至于“锄奸令”到底是谁发的,江湖人只知道是“四绝”中的某人提出的,具体是谁没人知道。就像没人知道裴旻实际上跟李林甫也有极深的私仇一样。裴旻关系最好的一位亲族是新平公主的丈夫,人被李林甫毒害了不说,李林甫甚至还想向唐玄宗推荐自己的一位亲戚做新平公主的新丈夫取而代之,这让裴旻怎么不恨李林甫。
眼见桌上气氛沉闷,高仙芝连忙岔开话题说:“说到李林甫,我和嗣业去他府上时,他闲聊时还跟我们说了这么一件怪事,我就当个乐子讲个诸位听了。”
见自己的话将裴曹两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高仙芝故意买了个关子顿了一顿才说:“最近李相每天睡觉都会做同一个噩梦,总梦到有个大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