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天下那么大,我想去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也好,有些经验是需要你自己去经历,去体会。为师当年比你现在还小时就开始行走江湖了,以你现在的武功,算是出师了,倒也不用怕什么。不过行走江湖,万事小心,莫要冲动。有空记得回来看看。想好去哪了吗?”金台语重心长地说,许宣对他来说就是半个儿子。
“师父啊,我怎么才发现你这么啰嗦呢?”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没什么,我是说我想去看看洛阳和长安。我走以后,师父你和师娘们得继续努努力,早点生几个小师弟小师妹啊。”
“找打是吧,快滚快滚。”金台举起拳头,似要揍他。
许宣说走就走,当天就背着行囊,腰挎师娘陈霞赠与他的青虹剑,骑着白马一路高歌西行,离开了汴梁。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小跑三徒弟......”
洛阳与汴梁一样,都在黄河边,沿着黄河一路往西便可抵达,直线距离不过四百里,骑马慢行三四日便至。
洛阳的繁华比之汴梁不遑多让,不过更多了一些历史的沧桑感,这里还保留了诸多唐代的建筑,甚至唐代的皇宫——紫薇城也保存完好。
当初宋太祖也曾多次想迁都洛阳,虽然最终放弃了,但是却仿照着紫微城建了开封的皇宫,只是规模小了许多。
许宣边走边看,绕着紫微城找了一家最近的能俯瞰紫微城的酒楼,要了一壶酒两斤肉,美食美酒配美景。
酒菜上齐,许宣刚倒了一杯酒,只是这倒出来的酒让他瞪大了眼睛。端起酒杯仔细打量,杯子里的酒有点浑浊,有点发绿,也没有浓郁的酒香。
许宣不动声色地打量周围人,看到他们喝的酒也是这种绿色液体,便默默地放下酒杯。“算了,不喝了,就吃肉吧。等以后再说。”
宋朝时蒸馏酒还没有大规模推广,老百姓基本上喝的都是这种浊酒。
许宣坐在楼上看着远处的紫微城出神,感慨不愧是盛唐的皇宫,论规模是后世的紫禁城的1.5倍。虽然主殿明堂已经毁了,但是其他宫室保存完好。可惜后来被金人一把火烧光了。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不会让这宫殿毁于金人之手。”
在洛阳待了数月,许宣走遍了洛阳的每一条街巷,他很享受这种探索未知的感觉,还曾在夜晚偷偷潜入紫微城闲逛。
此时洛阳的许多建筑都还是唐朝时期保存下来的,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仿佛能感受到三百年前的盛唐气象,不知这三百年时光,淹没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长安离洛阳约750里,六七日便能到,许宣离开洛阳后沿着渭水往西走,终于在这一日傍晚到了一座寺庙门口。
只见匾额上书——兴教寺三个大字。此时天色已晚,已经没有香客了。许宣敲响院门,等了一会,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年纪大概八九岁的小和尚打开了侧门,双手合十,略有羞涩地问道:“阿弥陀佛,施主是要上香还是要借宿?”
“小师傅,今天天色已晚,不知能否在贵宝地借宿一晚。”
“容我禀告方丈大师,请施主稍等片刻。”
“劳烦了。”
一阵轻微地脚步声快速远去,小和尚没跑多远就大叫了起来:“师父,师父......”
许宣站在寺院门口听着里面动静,忍不住笑了出来,然后四处打量着周围。
刚才过来时,远远的便能看到那高高耸立的佛塔,颇为古朴雄伟。此时看这寺庙门口,也是十分庄严。
寺庙中隐隐有诵经声,又有悠扬的钟声传来,颇有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
又是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院门打开,还是刚刚那个小和尚,看起来十分高兴:“施主请进,方丈师父已经答应让你借宿啦。我先带你去后院把马栓好吧,然后再带你去客房。斋堂里还有些晚饭,施主若是没吃晚饭,可去斋堂自便。”
“多谢小师傅了。”说着,许宣笑呵呵地说着,便牵着马跟着小和尚进了寺中。
去斋堂吃了晚饭,许宣便回房练功。虽然自己手上有十环,但是许宣却不想完全依靠十环,否则万一哪天自己失去了十环就完全歇菜了。例如生了个不孝子的文武,没有十环他就是个会些拳脚普通人罢了,不过现在文武不用担心会有不孝子啦,因为他现在遇不到他老婆了。
因为体内充斥着十环的先天能量,许宣一开始便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