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和尚颇为有趣,口渴了,在河边取完水以后,要先念一遍净水咒,说:“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
如果包不同在此,定要杠他一句“我看只有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九虫,少一条。”
若是其他人,只觉得这小和尚迂腐,许宣和段誉却觉得他忠厚善良,待人坦诚。
许宣走到他身边问他:“小和尚,你是哪座寺庙的行者?”
虚竹看许宣他们一个个气度不凡,连忙从怀里掏出几封请帖,说:“我是少林寺派下山来送英雄帖的,不知几位江湖上的名号是什么?”
“我是拳王金台大弟子许宣,他是大理段氏子弟段誉。”许宣接过请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少林寺方丈玄慈,诚邀天下英雄九月初九共赴少林寺,一解三十年前隐秘,一睹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风采。”
小和尚又递给段誉一张请帖说:“既然公子是大理段氏子弟,那大理段氏就麻烦段公子代为传达了。”
“行,你放心吧,大师。”段誉接过请帖笑着说。
小和尚连忙摆手:“不敢不敢,小僧算不上大师,小僧法号虚竹,只是个小沙弥而已。”
许宣被他逗笑了,心里想到“虚竹应该是遇不到天山童姥了,不过易经筋倒是可以给他看一看。”
“虚竹,我之前在路边捡到一本经书,不知道是不是少林寺的,你能帮忙辨认一下吗?”说着掏出一本经书,封面上只写了个“易”字。
其他人见许宣把易筋经交给虚竹观看有些吃惊。
虚竹接过经书说道:“没问题,没问题。”然后翻开经书仔细观看,一页一页。
虚竹的记性十分不错,他很快就把易经筋看完了,然后还给了许宣。
他闭目沉思片刻,然后睁开眼睛摸着脑袋满脸歉意地说:“抱歉了,许施主,我记忆里,看过的经书中没有这一本,可能是小僧看过的经书太少了,所以没办法帮施主辨别。”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许宣收起经书,毫不在意,“虚竹,你等会还要去哪里送请帖?”
“小僧等会还要去擂鼓山,给苏星河前辈送请帖。方丈说他老人家就住在擂鼓山下。”虚竹忙不迭说道。
“哦?那咱们顺路,我们要去镜湖,一起走吧。”
“那就打扰施主了。”虚竹弯腰表达歉意。
然后几人一同上路。
没走多远,看见路上来了一个大汉,拎着一对板斧,但是好像受了不轻的伤,神智也不太清醒,嘴里喊着:“我要给主公报信,大恶人要来了。”
段誉看见他一惊,这不就是自己父亲身边的护卫吗?连忙走上前将他扶住,询问发生了什么。
虚竹见到有人受伤也急得抓耳挠腮,不过他身上没有带药,只得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许宣,许宣示意他不用着急:“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不用急,他暂时死不了。”
大汉一看是自家公子来了,十分高兴,急着让段誉快去给段正淳报信,他现在就在小镜湖方竹林,离这里四十里地。
几人继续往前走,又见一位大汉坐在树下,手里抓着一根铜棍,口里说着同样的话,这人还是段家的护卫。
继续往前走,又有一位书生,看到段誉十分高兴,直接就带着他往前走,在前头领路。
走到湖边,有一位渔夫在钓鱼,也是段家的护卫。
这时瑟瑟几响,花树分开,钻了一位紫衣少女出来,十五六岁,一双大眼乌溜溜,满脸精乖之气。
跑到王语嫣等几女身边说:“几位姐姐好漂亮,我好喜欢。”然后自顾自地跑到渔翁褚万里身边,用石头打断他的鱼线,抢了他的钓竿,刺死了很多鱼,然后又抖回湖里。
然后她又扔出一张渔网将渔翁罩住,他使劲挣扎,越挣扎越出不来。
这时段正淳走了出来,见到自家儿子来了十分高兴,正欲上前看看儿子,又转头见到自己手下被渔网罩住,就想去解开渔网。
段誉也上前帮忙,试了几次,未能成功。
段正淳让阿紫把渔网解开,她不回答,直接射出数枚毒针。段正淳一挥袖就挡开了,气得他挥手把阿紫拍下湖里去了。
许宣见状,叹口气,挥手一道剑气把渔网割开了。渔夫起身致谢。
段正淳见阿紫掉进湖水以后好一会没浮上来,有点急了,赶紧喊了自己情人阮星竹出来救人,那女的在屋里喊:“救谁啊?是男的我就救,女的我就不救。”
“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