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从十环开始的武侠 > 第49章 回京受赏 把酒言欢

第49章 回京受赏 把酒言欢

黄裳的离开只是插曲,征寇大军并没有停下起兵回京的脚步。

他们沿着当初下江南、征方腊的路线原路返回,所过的每一座城池都是昔日战斗过的地方。

宋江看着城中的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心中颇感安慰,但一想到在这些城池里死去的弟兄,却又感伤不已。

大军到了苏州时,宋江忽然听到后方有人高喊:“有人栽下马了!李俊从马上栽下来了!”

宋江连忙拨转马头,下马来到李俊身边,看他虚弱的躺在士兵怀里,不由悲伤道:“兄弟!”

李俊虚弱地说:“哥哥,不能因为我误了归期,我在附近的渔村休息几日。大哥,你如果可怜我,就留下童威、童猛留下来照顾我吧。待我好转,便赶回去。”

谭稹这时也来到了李俊身边,不等宋江回应就答应了李俊的请求,他现在已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回京城了

他已经收到了消息,因为童贯收复燕山有功,宋徽宗下诏解除他的兵权而为真三公,加封他为徐、豫两国公。

现在枢密院指挥使的职位空了出来,等谭稹回到京师,枢密院指挥使非他莫属。

宋江无奈,便也只好答应李俊的请求。

大军走后,本来看似已经虚弱到难以行动的李俊,猛的站起身来,看着远去的大军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宋大哥,历朝历代难有善终的好将军。我们兄弟三人不愿回京受封,找个自在的去处,就此别了。”话未说完,已带哭腔。

三人朝着宋江方向重重拜过,便去太湖上找了不久前认识的兄弟,一起驾船到海外去了。

宋江回京途中,又有燕青私下与他和卢俊义拜别之后,不知所踪。

当众将迈着缓慢的步伐回到京城时,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百姓,还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无一不为之嗟念。

不过百姓们看着打头的将领们,都十分疑惑,议论纷纷。

“感觉人变少了。”

“这还是原来那些人吗?”

“好像真的少了。”

金阶玉殿之前,连同京畿、陕西禁军在内的数十位将领高呼万岁,君臣礼足。

“众将,平身。”宋徽宗从诸将的脸上一一扫过,宽慰道:“朕知卿等众将,收缴江南,多负功劳。诸多将领折损,朕闻之不胜哀悼。内侍,宣旨,封赏!”

宋徽宗大袖一挥,随后一名太监上前宣布封赏。

所有战死将领都各自追封了谥号,有子孙者可承袭官爵,无子孙者敕赐立庙,所在享祭。仍在世的将领,各自加官进爵,并到全国各地为官。

谭稹任河东北宣抚使,负责北部防务,掌管枢密院;黄裳不知所踪,等他回来再行封赏。

宋徽宗还想对江南地区进行灾后重建,减免百姓差徭三年。改睦州为严州,歙州为徽州,清溪县为淳安县。

贼首方腊判处于东京市曹上凌迟处死,剐了三日示众;其余贼寇,斩首示众。

退了早朝,许宣邀请众将领齐聚醉仙楼,一起把酒言欢。不久之后,大家就要各奔前程了。

几十名军将坐满了醉仙楼三楼,各种美食一盘接一盘,美酒一坛接一坛。

兄弟之间无需多言,一切都在酒里了,喝完一杯,还有一杯,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大家把许久以来压抑的情感都付之酒中,有对皇帝封赏的高兴,有对来日离别的愁绪,有对活着的弟兄的称赞与敬佩,有对死去兄弟的祭奠与缅怀。

许宣看着举杯欢庆的众人,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这时,武松突然站起来宣布:“各位兄弟们,我武松和三娘,要成亲了,就在明年的正月初五,各位兄弟能来的一定要来,不能来的一定要把礼金送到!”

扈三娘坐在武松旁边,脸色发红地站起身揪着武松的耳朵叫到:“你发什么酒疯?请柬都没写好呢,什么礼金不礼金的。”

众人一看,嘴里叫着:“哦~”在一旁大声起哄:“武松兄弟,你行不行啊?看样子以后要被三娘管的死死的了。”

“我武松怎么能说不行?我武松哪里不行?”武松昂起头,还要反驳,又听到边上武植在他低声说道:“弟弟,你可别闹了,不然三娘可要生气了。”

要说武松这辈子最听谁的话,那一定是他哥哥武植的。

他转头看了看扈三娘,三娘正横眉怒目瞪着他,他看看哥哥,又看看三娘,只得软声求饶:“三娘,是我错了,我喝多了,你先松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