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夏,天气渐渐炎热起来,雨水一场接着一场。
“哥哥,今年的雨水好像特别多呢。”
王语嫣和许宣两人站在门口,看着外面如注的暴雨,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是啊,这雨水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老百姓真的是老天吃饭呢。今年恐怕北方会有大灾,你让咱们家南方的商铺,多准备些粮食,然后再调一些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嗯呢。”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一连数月,汴京的天空基本没有放晴过,即便不下雨,天空也是阴沉沉的。
“语嫣,我准备往北方去看一看。你们在汴京照看好这里的生意。”
“好的,哥哥你路上小心点。”
许宣独自离开了汴京,一路上的行人十分稀少。到了黄河边,黄河水高涨,虽然离危险水位还有些差距,但是相比往年同时期的水位,还是高了许多。
此时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因为连月的雨水,地里的农作物长势令人担忧,今年恐怕已经会再有收成了。
往北走了三百里,所过之处大同小异,很多庄稼已经被连日的雨水压的倒伏了。
“今年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饿死,若是不及时赈灾,恐怕还会有大规模的起义暴动。”
今日天气还算不错,虽然天空阴沉,却还好没有下雨。
许宣走到汤阴县一处农家时,见到一位农妇正逗弄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那农妇虽然穿着朴素,但是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于是他停下脚步,想要通过她了解一下现在百姓家里的生活状况。
走到她家院子门口,许宣问她:“大娘,我想在你家歇歇脚,喝口水,可以吗?”
农妇转身看他,见他孤身一人,样貌清秀,正气凛然,不像个坏人,就点头同意了。
小男孩见家里来了陌生人,叫了声:“奶奶。”然后站到了妇人的身前,张开双手作保护状,大眼睛紧紧盯着许宣。
许宣朝他温和地笑笑,这孩子虽小,却着实勇敢,只不过看着有些瘦小,恐怕有些营养不良。
妇人摸摸孩子的头,轻声说:“别怕,奶奶在呢。”然后去厨房里舀了一瓢水出来递给许宣。
接过水瓢,许宣痛快地喝了几口水。
这时屋里又出来一位年轻女子,手里正做着针线活。
小男孩叫了声:“娘。”
女子应了一声,又问妇人:“娘,这位是谁呀?”
妇人说:“路过咱家,讨口水喝的。”
“这孩子他爹去哪儿了?”
女子笑笑说:“打猎去了,一会就回来了。”
这时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背着一捆柴火,提着一把野菜,一些山珍野味走到门口叫了声:“娘,夫人,云儿,我回来了!”
“爹!”小男孩立刻飞扑到青年怀里,然后抬头奶声奶气地说:“家里来人了。”
“唉~爹爹看到了。”青年早就看到了许宣,他以询问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娘亲,又看看许宣。
女子一边上前帮他把东西放下,一边说:“路过这里,来家里借口水喝的。”
青年看向许宣,张口问道:“在下岳飞岳鹏举,这是我娘,我夫人刘氏和我儿岳云。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哦?岳飞?你师父可是周侗周师叔?”
“你认识我师父?”岳飞有些意外。
“在下许宣许汉文,我师父是拳王金台,我早年也见过周侗师叔,还跟他学过一些拳脚。去年我还和你师兄卢俊义一起去征三大寇了。”
岳飞惊喜道:“看来许兄你我二人真的是颇有缘分啊,来来来,许兄,坐。你给我讲讲你们征三大寇的事情吧。那些贼寇鱼肉百姓,祸害乡里,早就该被千刀万剐。可惜岳某离开军营已久,未能亲身参与。”
两人在屋外坐下,许宣给岳飞讲起了征三大寇的一些战役,听得岳飞一阵神往。
“岳兄弟,我看你的样子,似乎仍旧颇为怀念军旅生活?你有打算继续投戎吗?”
岳云跑到岳飞腿间自顾自玩耍着。
岳飞忍不住叹息:“我确实有意重新投戎,一是为了报效朝廷。二嘛,你也看到了,原本去年朝廷征辽就收了不少粮饷上去,如今这雨接连不停地下,导致庄稼难以成活,生计更加艰难。
我去了军中以后,至少在军队里能包吃包住,还有军饷可以补贴家用。家里的存粮省着点吃的话,应该足够我娘他们三人撑过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