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唐百晓生 > 第1章 骗老道活下去

第1章 骗老道活下去

呜呜,好冷啊。

这是怎么回事?暖气坏了吗?

不,等等,为什么这么黑?我睡着了吗?

缓缓地,成济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巨大书架,而是一堵泥砖墙,更确切地说,是一堵摇摇欲坠的土墙。

我在哪里?他费力地抬起头,看到了一个三角形的屋顶,椽子稀疏,主梁弯曲。屋顶上的茅草正是大诗人杜甫所尊崇的最好的材料——稻草。

当他仔细检查屋顶时,他发现有十七个洞,大到足以透过它看到蓝天。

这间破旧的茅草屋很奇怪。他感觉自己想起了什么,突然惊慌失措,想要坐起来,但黑暗再次将他吞没。向后摔倒,后脑勺撞在墙上,白帆再次失去知觉,醒来还不到五分钟。

当他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他感觉到大量的记忆,以及过去的碎片。他看到了一个瘦弱的身影,一个面色苍白、饥肠辘辘的少年,却散发着坚毅和坚韧的气息。

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倒影,那道身影对他一笑,然后消散成无数碎片,消失在视线之中。

成济想叫,却发不出声音。

他感觉记忆如雨点般落在自己身上,就像拼图的碎片,而他却像一个不受控制的木偶,被动地接受着。

记忆中,有一个三十多岁,面容粗犷的男人,成济觉得有些眼熟。这一定是他的父亲成元,一位唐朝军队的老将。他经历过洛阳之战、河北之战等战斗。晚年,他回到家乡永霸成家庄,艰难地抚养着十岁的儿子成济。

一本破烂发黄的手写《论语》和成元的话,是那些记忆的一部分:“专心读书学习,剩下的就交给我你爸爸吧。”

透过这些记忆碎片,成济似乎重温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成长为十三岁那个名叫成济的少年。

父亲成元是一名退役伤兵,是他一生的依靠,他们在简陋的家里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经过一生的奋斗,成元意识到自己一生都在迷茫,他不想让儿子走上同样的道路。他牺牲了所有的积蓄,用两枚银币换来了一位穷书生的一本破烂的书。从此,他就坚持让儿子成济专心读书、学习。

成济乖乖地向云游道士学习了读书的基础,并坚定地背诵了整整三年的《论语》。不幸的是,去年悲剧发生了,年迈的父亲成元因旧伤日积月累而病重。尽管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卖掉了大部分土地,成元还是去世了。

最后告别的时候,成元的眼中带着复杂的情绪:满足、希望、担忧、不舍。成济是一个身无分文的文弱书生,在好心村民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

家里已经没有食物了,成济为了生存,只能冒险进山学习狩猎采集。尽管读了三年《论语》,不知道学问的深浅,但他却养成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

周围的人批评他,认为他读书过多,导致他变得愚蠢。他们担心可能会亲眼目睹他被饿死。但成济知道,每个人都在挣扎,夺取别人的食物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手段。

三年学习圣贤之教,没有白费,成济的刚毅、刚直、正气,在他瘦弱的身体上已经显现出来了。

目睹了成济的一生,成济心中既是敬佩,又是不屑。他虽然尊重成济的美德,但也不能认同仁慈的人饿死自己的想法。

喃喃自语道:“老兄,放心走吧,来世,保佑你投生豪门,好好读书。”

当他再次醒来时,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成济挣扎着起身,环顾四周。现实是残酷的——一座空荡荡的房子,除了通风良好的窗户之外什么都没有,茅草屋顶上有十七个洞,还有两扇腐烂的木门,似乎随时都会倒塌。

他的身下是一张父亲亲手搭建的土床,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茅草,里面放着一本破烂的《论语》。透过窗户,他看到了日光,看来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寒冷的冬天,昨天下了厚厚的雪,才让书生成济挨饿了。正是这无情的雪,在饥寒交迫的严酷条件下,无声无息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时值大唐武德七年,天下安定之年,却不知有多少像成济一样的人,被这无情的雪吞没了。

被空空的肚子的咕噜声打断,成济回到了现实。他需要解决第一顿饭的问题;他不能再冒在这个新地方挨饿的风险。

他慢慢地从土床上爬起来,将单薄破烂的衣服紧紧裹住,穿上破烂不堪的鞋子。打开门,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勇敢地迈出了外面的世界。

他不再是那个被嘲笑读书太多的书呆子成济了。他知道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