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上古武仙人 > 第127章 误入文海洞天(三)

第127章 误入文海洞天(三)

大明宫内,一座用来镇压中州皇朝气运的巨大神像前,一位身穿黄色金龙烫金印的男子,携百官以及各路诸侯皇子皇孙,逐一登上这座内建阶梯的神像内部,两旁负责引路的大太监屏气凝神的施展术法,借此将数百人一步引如神像的最高处。

神像是唐人的开国之祖,其神色威严庄重,穿九龙袍,头戴高冠,腰间有那把神兵榜排名第三的神剑“镇妖”。

这尊“李祖”的神像自开国以来便开始建造,前前后后动用了数万名劳夫,以及千余名的墨家匠人耗时三十年方才建成,高三百丈,顶天立地,试图俯瞰整个人间,目光所指蛮荒。

神像脚下是皇朝南衙十六卫的大将军,个个神色肃穆,严阵以待。

神像的巨大头颅上,身穿龙袍的当代圣皇“李治”,对着自己边上的一位身姿妖娆的凤冠霞帔女子安慰道,

“放心,寡人自有打算。”

李治身后一众文武老臣挤眉弄眼,但却是无一人敢啧声。

李治身前一名迎面走来的老人,双手微微抱拳,

“臣李大宝见过陛下!见过娘娘!”

李治挥了挥手,走上前拍了拍老人的肩膀,欣慰道,

“恭喜国师终于跻身大天尊境,至此我大唐的北方一切山水神灵都交予国师管辖了…..”

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感到有多高兴,而是沉声道,

“陛下难道真的要保下那段城隍?”

李治笑着点头道,

“嗯,是这样,我要告诉天下人,做我唐国的神灵别的保证不了,但命这东西可以保得住!”

说完李治走向神像的外面,这是“李祖”神像的头顶发髻处,好巧不巧的是这个位置刚好可以看见城外的那座城隍庙,以及“稷下学宫”。

数千年以来,这是李唐的圣皇第一次公然与儒家背道而驰。

一直跟随在李治身后的妇人提醒道,

“陛下,这里是不是太危险了,万一那颜圣人….”

李治哈哈大笑起来,双手掐腰,

“朕还是这个中州的主人,圣人也不能随意杀我吧?”

说完,李治收敛笑意,因为有一道白虹已经高过了这尊李祖的塑像,自自己眼前的城隍庙里一道白色光柱轰然一声拔地而起,在那个方向掀起一阵遮天蔽日的尘土,好不壮观!

站在李治身后的有些文臣心神恍惚起来,仰头看着这道冲天而去的白虹,小声嘀咕道,

“许久未见如此浓郁的浩然正气了,真是令人无限向往!”

李治闻言后,转过身子,一语不发,神色冷峻。

李大宝也看着这道来路不明的浩然气,忽然想起许多年前自己似乎也曾见过几次,但却比今日这番光景要恢弘多了,只是他实在想不通是谁能用出如此随意的“傲气人间!”

稷下学宫,

昏暗的竹林里,一名青年着急忙慌地连破三道禁制方才强行进入这里,在寻找一番后终于找到那处可随意变更地点的四角凉亭,

凉亭内的中年儒衫男子依旧还在一个人下着棋,看到额头露出些许汗水的青年后,笑问道,

“李柏你有没有兴趣做那圣皇啊?”

青年闻声后,犹豫许久,小声道,

“先生这都啥时候了,能不能别开玩笑啦….”

“哦?我颜回什么时候喜欢开起玩笑了?”男子自嘲一笑,“不过你也不适合做这个圣皇,毕竟你是我的弟子,你家先生的先生曾经明令禁止过儒家弟子不得做那个位子。”

青年男子李柏问道,

“那依照先生所见,今日之事您已经知道了?”

儒衫男子笑而不语,在最后落下一颗棋子后,挥了挥衣袖,天地间的规矩似乎在此人面前也依旧不够看,空间转瞬撕裂。

男子连同李柏已经到了大明宫的脚下。

青年跟在儒衫男子的身后,一动不动,因为那尊神像是他的祖宗,此时身穿龙袍的男子更是他的叔叔,而自己身前的这位则是儒家历史上最有资格与至圣先生讨教学问的人。

儒衫男子极少会来到这座人间,不是因为他不喜欢人间,而是这座天下的规矩会因为此人的到来而乱了方寸,就像在这座长安城内,至圣不在,他言无敌,就算李祖来了也照样说了不算,青年想不通自己这个叔叔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敢公然在圣人眼皮子底下挑衅,唯一能解释的原因便是,自家这位先生,被世人尊称“复圣”的颜回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