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黛玉长姐是新皇 > 雍州的异动(一)

雍州的异动(一)

自那日藻玉和芙蕖谈心后,芙蕖侍奉藻玉越发勤谨,藻玉待芙蕖也与别个不同。

雪莺毕竟是后来的,只菡萏咕叽了几句,众人笑过不提。

国师府内藻玉专心养娃,每隔五日上朝聆听政事而已,日子重复且平淡,自不须多赘述,可几百里外一处城池却有异动。

前面提到,五年前藻玉宿慧觉醒,托梦给老皇帝在内等皇亲国戚,老皇帝派人将藻玉接过来。

华夏大地向来不拜无用之神,藻玉虽有神通,众人既不知晓,难免有怀疑忧虑之心,是以有起子迂腐顽固之臣称藻玉为祸国妖女,还蛊惑当年的储君勤王自立。

太子乃中宫所出,行二,甫一出生就失了母亲。老皇帝心念发妻,移情到这个皇后挣命生下的儿子上,才满月就封他为太子,端屎端尿,一直照顾到十五岁娶了太子妃。

幼年进学时,文师傅选的是当世的大儒张佰生——也就是贾赦嫡妻张氏之父;武师傅选的是自己旧部,掌管京锱大营的荣国公贾代善;伴读是宁国公的嫡子贾敬并皇后娘家的嫡幼孙;后边娶妻娶的都是清河柳氏的嫡次女。可谓是操碎了心。

太子长于老父身边,又过早被封为储君,志得意满,自以为除皇父外,再无一人可比。虽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也知礼通情,未免不有一些骄矜之意,好瑟之癖。

自从太子梦中见过藻玉,就有一些想法藏匿心中,又得知藻玉乃仙人后裔,更加认定其为自己天命之女,对后院姬妾也不上心了,对太子妃更是淡淡。

太子妃出身千年世家,原和太子没甚感情,不过联姻罢了。平时对太子后院的姬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关注——横竖越不过她,只是这一次太子居然为了一个梦中女子守身如玉,倒令她不满。

她自然明白藻玉和太子绝无可能,只是太子被之前顺风顺水的生活迷了眼,这种主意都敢打,心惊之下通知了家族。

世家大族考虑的从来不是神鬼妖魔。俗话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藻玉的存在,他们还在观望之中。

可是作为他们的“代言人”,太子居然迷上藻玉,这可不行,于是找了安插在皇长子身边的姬妾,唆使皇长子和太子对上——争夺藻玉的归属。

老皇帝只是溺爱嫡子,又不是个傻子!很明显藻玉的到来是为了让大夏变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让自家这些蠢儿子争强的。

老皇帝拒绝了两个儿子的求亲,转头就让一直是纯臣的四儿子安王去姑苏接藻玉上京。

皇长子还好,不过是听了母家撺掇,想和太子争个高下罢了。娶得到最好,娶不到就算了,可太子不同啊。

他自忖与皇帝关系最好,又听说接藻玉上京的事安排给了安王——贵妃之子,以为皇帝偏心,不喜自己,要给安王铺路,听了世家的挑拨,一气之下带着几千府兵围了皇宫。

朝野哗然,即便是太子围宫,即便只有几千府兵,那也是逼宫造反。

太子妃柳氏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情知太子举事不能成功,又怕又悔,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就悬梁了。

果然太子还没到宫门,就被贾代善带领的羽林军给拿下了。

太子自然不肯认命,等着被皇帝处置,趁着贾代善没注意,拿起腰间的短剑自刎了。

人都死了,以前种种恶事都不再计较,剩下的都是好。老皇帝一夜之间白了头,不敢把怒气撒向藻玉,只得迁怒当时和太子争抢的皇长子。

皇家没有杀子的传统,老皇帝又见不得皇长子,于是捡了穷乡僻壤的雍州,给皇长子封了忠顺亲王,迁了过去,并说无诏不得回京。

又把自刎的太子改封义忠亲王,厚葬太子妃(那时就是义忠亲王妃了),让他的儿子袭爵,接到宫里住,防止自己的儿子们对这个可怜孩子下手。

老皇帝觉得自家儿子千好万好,那么定是身边的人可恶。先是打杀了一批皇长子身边的侍从,皇长子母妃的母家的官一撸到底;再就是义忠亲王身边亲近的人。

张太傅是当时大儒,不好打杀,便叫他回家告老;贾代善救驾有功,还得赏赐,于是赏了他次子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官,暗地里偷偷下药治死了他,只让他长子袭一品将军的爵;皇后母家早就没人当官,倒省去心思收拾了;义忠亲王妃自戕是大罪,虽说厚葬了,又下旨清河柳家三代不得为官。

藻玉上京后不太受老皇帝待见,虽没被磋磨,到底收了几分冷眼——连安王也被迁怒了几天。

于是藻玉先是在朝阳上引来金龙彩凤的虚影,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