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黛玉长姐是新皇 > 乌鸡炖芋头也好吃

乌鸡炖芋头也好吃

这边贾芸抱着茶花回家,他娘卜嫂子看见了,好一通数落:“家里没个吃没个穿,就连你身上的料子还是改的你爹在时的衣裳。偏你精怪,不知从哪抠摸了几两银子,买了这毁家败业的东西。”说着就满屋子找藤条。

贾芸见状,边护着花边跑,大声解释道:“真的有用!”便把前些日子遇到藻玉的事情说了出来。

见卜嫂子怒气渐消,贾芸又道:“青天白日也不好空着手去。我原是想去舅舅那买些香饵,可惜舅舅家生意好,竟没了。路过花匠门市发现这盆——您瞧瞧,这大花又香又白的。”

卜嫂子绕了两圈,很是稀罕,又担心道:“国师姑娘那都是女孩儿,你一个男人家怎么好去?”

贾芸说:“正是呢!所以我想请妈帮这个忙,带着这个坠子,好歹把花送进去。”

卜嫂子连连摆手,因说:“我知道的,嘴笨不会说话,倒不如托媳妇你琏二婶子去。”

贾芸冷笑道:“岂不知富贵动人心。若被旁人知道了,哪里还有咱们的活路。”又说:“我冷眼瞧着,国师姑娘似乎对东府西府并不看重,还隐有疏离。若是以后咱家跟着国师了,少不得也是这样。”

卜嫂子不懂外头的事,听贾芸这么说,也就认了:“让我一个人去还真不敢,不如你同我一起,说不定姑娘也见一见呢?”翻身下炕就去翻找以前芸儿他爹在时留下的纸张名帖。

贾芸好歹在族学读过几年书,提笔写道:

“侄芸恭请

姑妈万福金安。侄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日偶得一仙卉奇葩,色白如雪,欺香赛玉,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一盆,还请姑妈留下赏玩。

奉书恭启,并叩台安。

侄芸跪书”

写罢,待墨迹干了,便找了个小木头匣子装好放在枕下,预备着明儿一早送去。

次日一早卜嫂子和贾芸就等在了国师府门口。恰好中门大开,里面出来辆雕金饰玉五匹白马拉的车,里面有人掀开帘子——不是芙蕖又是哪个?问道:“什么人堵在我们家门口?”

卜嫂子远远看不真切,见她穿红着绿、插金戴银的,以为就是藻玉了,刚要开口称姑娘,就见贾芸打了个千,嬉笑道:“侄儿得了好东西,来孝敬姑妈的。还请芙蕖姐姐行个好。”

芙蕖道:“姑娘现要去上朝,劳烦大爷在府上等会儿,或是下午来吧。”说完撂下帘子,催促着车夫赶车走了。

贾芸隐约见车里还有个女子,知道是藻玉授意的,更是欢喜。

门口的小厮见到主人这么说,知道也算是门亲戚,接过贾芸抱的花,因说:“太太和大爷这边请。”说着就把他俩带到会客厅。

芙蕖陪着藻玉去上朝了,今儿管着家里的是雪莺。从贾芸等人进门时,早就有小厮先跑去报给雪莺听了。

雪莺是贾家给贾敏陪嫁的女儿,本就对贾家来人有几分好感和好奇,因说:“便是贾家太太和大爷了。原是我们姑娘要上朝,恐怠慢的贵客。”又叫小丫鬟们来上茶水点心。

母子俩人一早就过来,是水米未沾,肚内雷鸣如鼓,只是到底在别人家,吃了两块点心垫了垫,喝了两杯茶水也就罢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见外边传来银铃脆响,贾芸偏头,见是一个七八岁小姑娘提着裙摆跑过来。

贾芸思忖:国师府下人一向懂礼守节,况且这般年幼,必不是下人婢女一流,想来是林家二姑娘了。

“二姑妈好。”黛玉起床,本是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出于好奇跑来看看,不想这少年一下子称呼她为姑妈,吓了一跳,问道:“你是谁?”

贾芸笑道:“我是贾家五房的草字辈,单名一个芸字,论辈分应管您叫姑妈的。这是我母亲。”

黛玉故作镇定,笑道:“原来是五嫂子和芸儿,我常听姐姐说起你们,说你家和睦,芸儿也又懂事又乖巧,今天来家里做什么呢?”

贾芸到底是个男的,不好老和黛玉讲话,没见到旁边丫头们已经怒目而视了嘛!于是卜嫂子接过来道:“还不是芸儿这孩子,结交了不知哪一路朋友,送了盆花来。原是我们家地方小摆不开,又想着这样好的东西也须得那样好的人配,因想到姑娘了。”

黛玉不过七八岁小姑娘,又被藻玉娇贵养着,纵然知道是奉承,哪里管那么多。说话间就被卜嫂子拉到了山茶前。

“既足风前态,还宜雪里娇……”黛玉一见就喜欢上了,赏玩许久,一直到藻玉过来。

藻玉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