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命令,所有的人静默。
凤妤想,宇文景在宁州也有眼线,知道谢珣不在宁州养伤,也没有去江南战场,定会怀疑谢珣来了京都。
他们越深居简出,越是安全。
飞影临摹好信件,已送到内阁诸位官员的手里,果真朝野震动,消息很快就在京中流传,宇文景和独孤靖来往书信被贴在南城集市口,百姓震怒,议论纷纷,不少学子要求天子自证清白。
临摹的信件,虽不足以做实宇文景的罪名,可独孤靖的指证,早就从宁州传到京都,宇文景管不住京中舆论,也管不到天下舆论。
宇文皇族宗室几名不理世事的皇叔也出山质问宇文景是否曾与北蛮勾结,残骸忠良,是否打算割地赔城,引北蛮进城。
宇文景百口莫辩,焦头烂额,朝局也变得波云诡谲,林和礼和张伯居不管再怎么努力,民心离宇文景越来越远。
这一日凤妤陪着谢珣在桃花树下晒太阳,桃花下摆一张小桌子,放置一套茶具,这是凤妤从宅院内搜出来的。
她陪谢珣晒太阳时闲来无事就喜欢煮茶,谢珣轻笑说,“你这喜好和二哥一模一样。”
“我的手艺比不上二哥,只能糊弄你。”凤妤轻笑说,谢珣对茶没那么多讲究,对他而言,那就是解渴的。
谢珣失笑,凤妤忍不住好奇地问,“你从小长在京都,为何对氏族子弟喜好的东西都不感兴趣,煮茶品茶,下棋抚琴,你都不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