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 群友番外 舰队 中 刷新

群友番外 舰队 中 刷新

飘扬红旗的陆行驱逐舰履带组加速运转,那帮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对手就要仓皇逃窜了吗?

这诡异的孤军不由得基里连科起疑,但到嘴边的肉是不能不吃的。

一百万坎德拉亮度的照明弹带着降落伞缓缓降落,将那艘战舰罩在光柱正中。在雪原上狂奔的驱逐舰在“神圣使命”快速战斗群的官兵们看来活像见了光的蟑螂。探照灯的电光如无形之手捉住那艘渺小的敌舰,基里连科的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神圣统治”舰队的旗舰,“神圣统治”号战列舰的152mm副炮率先吐出一团污浊的黑云,炮弹尾部的曳光管在黑暗中冒着显眼的红光。驱逐舰的低矮舰影随即被林立的尘柱瞬间盖住。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随着基里连科的命令正常进行,这些原本令他担忧的小伙子们让他不得不暗暗称赞:舰员培训的费用没有白花。

好兵也拿到了好东西。随着技术进步和实验论证发展,乌萨斯帝国陆行舰队的武器系统正在快速发展。在战列舰司令塔那层层叠叠的各塔层中,他所处的司令舰桥上面便是炮火指挥中心。

“神圣统治”号战列舰的枪炮长与另外二十多名官兵正在那里,通过二十多条舰内有线通信线路连接战舰上所有与火炮相关的部门:司令塔顶部的光学测距仪传来观测数据,炮火指挥中心的枪炮军官们选定目标方位、弹种、射击方式,传给司令塔底部层层装甲保护着的中央射控室。那里将数据手动输入泰拉人迄今都无法完全理解的集成电路弹道计算机中,再将输出的射击诸元汇报给操作舰炮的炮手们。

简短的试射过后,三艘快速战列舰的副炮开始射击。

“全部战列舰副炮18发齐射,首轮跨射,四发命中!”司令舰桥里的炮术军官眼睛凑在包着皮革的目镜上,耳中塞着有线话筒,大声重复着炮火指挥中心汇报的弹着观测结果。

“很好。”基里连科点点头,舰桥内的军官们也以为司令满意于这道即将下肚的开胃菜,低声欢呼了起来,实际上基里连科是满意于新式舰炮系统的成果。

虽然只是副炮,但152mm半穿甲弹对于这艘脆弱的驱逐舰是毁灭性的,一发穿透了水平装甲后砸进第二层甲板的弹头响了,席卷了落点周围的舱室;一发击中了舰塔顶部,迎风招展的红旗被炸成了随风飘扬的碎布条,铁皮焊接的瞭望台满是孔眼;另外两发则斜落在舷侧,破片像阵暴风般刮过了舰舷的战位,把几台转管枪打开花。驱逐舰上的火炮只进行了几轮毫无准头的射击就彻底沉寂,炮手无疑已伤亡殆尽。

炮手们欢快地将金色的定装弹送入炮膛,再扳动电击发的手柄。炽热的弹头飞出炮膛,跨越乌萨斯北方的寒风,裹着驱逐舰舰体的碎片钻入舱内。数分钟后,彻底失控的动力炉将驱逐舰炸成一团璀璨的烟花,粉碎的残骸带着点点火光落入雪中,成为了它曾经存在的证据。

“这艘舰的使命已结束了。”

这种场景让人不忍去想其坚守阵位的战士的惨状——可惜这艘驱逐舰上并没有人。

借着月光和开火时的闪光,这艘无人驱逐舰上的光电塔已经让“神圣统治”级所携的凶器显露无遗。113师军工部门的相关代表在后方盯着凝固的画面,乌萨斯的大口径舰炮令他忧心忡忡:“看来这帮土著进步得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用蓝星穿越者们携带而来的历史资料纠正后,人类帝国的历史学家们在部分远古历史的问题上总算不再搞“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地球和火星两个世界之间的战争”这种冷笑话了。

从战舰技术指标上来讲,乌萨斯陆行舰队从前无畏时代一跃到间战时期,进步无疑是神速的。然而战场一线的指挥员们依然志在必得——乌萨斯的进步只不过是回光返照,我们的胜利必将来临。

从太空战舰指挥员临时转行陆行小舢板舰长的杨威利用十分装逼的语气评价对手:“克制,但还不够。”

这位星际战士并非特殊顾问小组的成员,是那个冰冷黑暗的银河里土生土长的舰队之主,卓越的太空战舰指挥员。但现在113师的太空舰队在泰拉行星系里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说,为了不被泰拉土著们发觉还十分憋屈地躲在行星系外圈负责开发偏远地区,要么就是蹲在两个塔卫的背面,出航行动屈指可数。于是杨威利主动申请换到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来。

他宁可自降身份,从太空舰队跑到驻地先遣队,指挥着在太空里连艘艇都算不上的陆行舰和勉强算艘小船的移动城市武装模块,还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掌握指挥陆行舰的技战术知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