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女儿试也考完了,周燕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告诉她周崇阳家的情况。
“月月,我告诉你一些关于周崇阳的事,他姐姐是和我一个学校的老师,生病住院了,是肝癌晚期,上次我们去医院看过她了,情况不容乐观。看着孤苦伶仃的两人很可怜,据说还要手术,但手术费差不多二百万,他背着姐姐把房子和店都卖了,好像也不够,我们大家说帮着捐款,他说不要,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办法”,周燕把知道的通通一股脑告诉了她。
周燕有点不确定女儿听后会有什么反应,小心翼翼的观察她的表情,女儿先是一脸不可置信,然后若有所思,最后神色黯然。
“怎么会这样?那他一个人要怎么办……”,黎月低声自言自语道。
听完妈妈的话,黎月才知道,他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自己还小心眼的责怪他电话打不通,没有及时关心一下他。她们现在是朋友,朋友遇见这么大的事,自己却一无所知,这让她对自己的幼稚行为很懊恼后悔。
“妈,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呀,”黎月皱着眉看着周燕有些埋怨道。
“我不是怕影响你高考嘛,再说了,你就算知道了,也帮不上忙,让你少添乱”,周燕瞧女儿生自己的气,解释道。
“我和周崇阳是朋友,他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却不知道,一个电话都没有,你说像话吗?”黎月站起来疾声道。
周燕自知理亏,放柔语气对着女儿说,“月月,这事妈妈没做好,对不起,你也得理解妈妈的苦心,再说了她们现在去外地医院治疗了,等她们回来,我陪你一起去看望她们。”
“怎么又去外地了?我们这儿的医院治不了吗?”
“我也是听我们学校的小徐说的,说是外地的医院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治愈率更高,所以周崇阳才带姐姐过去治疗的。”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黎月知道治病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短则三五几个月,长则三五几年,没一个定数。那她不是要很久才能见到周崇阳了,想到这儿黎月有些失落。
在以后的日子里,黎月一边估分,一边考虑学校和专业,令她头疼的是选择专业,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向。父母倒是给她提出了几个他们认为未来发展前景不错的专业,师范类专业、金融类、会计学专业、法学专业、医学专业。
她也上网一一查看分析了对口专业未来就业情况,学习科目种类,权衡利弊,最终她选择了临床医学。父母知道后,曾极力反对,女孩子选择学医很辛苦,选择临床医学上班后会更累。父母还是希望她选其他相对轻松点的专业,这样工作没那么累,以后有时间恋爱结婚。哪知她下定决心死活不同意,最终被她说服,才勉强同意。
黎月选择学医其实有私心的,她对周崇阳姐姐生病住院自己没能去看望,一直内疚。他也一直联系不上人,让她放心不下,对此耿耿于怀。还是抽时间每天发一条短信给周崇阳,希望他看见给自己打个电话。
直到通知书送来,黎月一家人激动高兴的抱成一团。黎月颤抖的拿着录取通知书,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相信自己竟然如愿以偿的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她马上就是大学生了。她兴奋的将通知书给爸妈看,夫妻俩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爸妈更是接到通知书后就喜笑颜开的逐一给家里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报告喜讯,把能想到的人都通知到了,就差没有昭告天下了。黎月也把这个喜讯打电话告诉了周崇阳,希望把自己的好运传给他,得到的依旧是冰冷的一句已关机。她仍不死心就发短信告诉他,她坚信他一定会看到的。
黎月也让妈妈私下问问学校同事看周崇阳姐弟到底去哪个医院治病了,自己好去探望,但没人知道。只知道周崇阳来学校帮姐姐周丽办理了辞职,自家房子也卖了,两人就像凭空消失一样,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了无音讯。
接下来的三个月,黎月也没让自己闲着,自己出去找了份兼职,赚点生活费,爸妈也是十分支持。她打工的地方是一家奶茶店,店里生意很好,每天上班都忙的脚不沾地,虽然累却很充实。她还学会调制各种口味的奶茶,认识了一个同她一样兼职打工的同事赵小小,两人志同道合竟成了好朋友。
她还是一无既往的坚持每天给周崇阳发短信,告诉他自己每天发生的事,这已经形成习惯,我把开心的不开心的通通讲给他听,仿佛他就在身边,听自己唠叨。
三个月时间不长也不短,黎月总共赚了六千块,拿到工资时她乐呵了老半天,这是她人生的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