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明代:逃出重围 > 第10章 猎犬的嗅觉

第10章 猎犬的嗅觉

有经验的探矿人会估计到,这里的银矿属于“深红银矿”,矿石呈现短柱状、菱形颗粒状(类似雪花状),黑红色,有金属光泽。

一百五十年前这里叫“阴沟”。一开始叫“银沟”。

后来因为争夺银子,尔虞我诈,谋取银子,数次发生命案。人们开始叫这里是“阴沟”。

再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改革货币制度。银子不流通,不能当钱花,只能使用官府发出的“通宝铜钱”。

还有一种新的纸币,被叫做“大明宝钞”,也可以流通。

只是金、银,被全面禁用了。

如此一来,开采银子的人就走光了。

再后来,朝廷发出的“宝钞”太多,导致贬值。做大宗生意的商人都不愿意使用宝钞了。他们开始私下里使用银子。朝廷没有办法禁止,只是假装不知道。

现在边关和内地数个地方都在打仗,更加需要钱。

银子又开始流通了。这十年,人们越来越看中银子,反而不喜欢“宝钞”了。

这也是贾县令对银矿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有钱了,他就可以搞事情,就可以扩大人脉关系,就能升官。

这一带方圆十几里,都是银矿和铜矿的矿脉。

多数矿坑集中在“船底” 附近。

此刻,贾县令等人站在峭壁上,往下看很难发现下面的人。但是,站在下面向上看是容易发现人的。

方刚抬头看去,在夕阳下,峭壁上有几个人影晃动。其中一人系着绳子沿着峭壁上晃悠。

方刚的射箭本领很强,眼力很好。

他一眼就认出峭壁上的人,是昨天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