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黄巾之乱爆发的同时。
幽州涿郡涿县楼桑村。
这个村庄因其里名副其实的大桑树而得名,也以其桃园而闻名。
就在那桃园里,三个男人手持酒杯,正在举行宴会。
“在桃花落地的景色中饮酒,真是件美事啊。”
说这番话的男人身高八尺,约一百八十厘米,圆滚滚的眼睛,蓄着虎须。一个彪形大汉。
这位大汉巧妙地用酒杯在落下的桃花上盘旋,将花瓣卷入酒中。
“嗯,说的对。张飞偶尔也会说些动听的话。”
称那大汉为张飞的男人,身材也与张飞不相上下。
他身高九尺,约两米高,蓄着两尺长,约四十八厘米的须髯,饱经风霜的红棕色脸庞,目光如炬。
“关羽哥哥,你这话说的太过分了。你说是吧,大哥。”
张飞对那人说话时的称呼透露出两人的关系。
那名被称为大哥的男子,相貌有些与众不同。
他身高七尺五寸,约一百七十厘米,但他的耳朵比常人要大得多。
他整个人散发出亲和的气场,给人一种好感。
“关羽,张飞也没说什么坏话,只是口气不好而已。”
说完,那男子笑了起来。
关羽也被他的笑声感染,跟着大笑。
话题中心张飞不满地皱起了眉头。
“我们这些逃离家乡的人,能在这乱世中相遇如此志同道合的义兄弟,真是万幸。”
关羽一面喝酒,一面流露出感慨的神色说道。
“要不是这乱世,我就一辈子当肉贩子了。”
“我恐怕要当一辈子逃犯。”
两人的反应引得刘备微微一笑。
“正因为这样相遇,我们要欣喜才是。”
“不错。”
“正是。”
三人举杯庆祝。
“从明天起,我们就是义勇军了。”
“生死难料,今夜痛饮吧。”
“啊,为了我们的大志。”
三人干了酒,举起了空杯。
“我们三人,虽生辰不同,但从今日起结为兄弟,誓同进退,救助困苦,报效国家,安民生。即使生不逢同年同月同日,愿死于同年同月同日。”
说完,三人痛饮到醉倒。
第二天。
刘备等人准备就绪。
所谓准备,就是去取已经委托铁匠打造的武器。
“然而兄弟,不仅为自己打了盔甲,连我们的也做好了。”
“你哪来那么多钱?”
关羽和张飞不解地问。
“我叔父刘子敬和叔祖刘元起出了钱。”
刘备一脸理所应当的样子说道。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拜兖州东郡范县县令。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逝,刘子敬和刘元起一直照顾刘备和他的母亲。
这次义勇军的费用,就是他们两人出的。
到了铁匠那里,订做的物品已经完成。
足够义勇军全员的剑和枪。刘备他们的盔甲。
此外还单独为关羽打造了八十二芹长,约四十八公斤的大刀。张飞得到一丈八尺,约四米长的矛。
刘备腰间佩带的是家传双剑。
三人披挂上阵,带人前往村中的广场。
广场上已聚集了许多人。
他们手持武器,列队而立。
刘备对着人们高声道:
“请问各位,我担任这个义勇军的领袖,可有异议?”
“服从玄德大人!”
“那么,我可以决定义勇军的人事安排了吧?”
“可以!”
“那么,义勇军统帅由我刘玄德担任。副统帅是关云长和张翼德。参谋是简宪和!”
“好!”
人们欢呼着表示赞同。
于是,刘备等人乘坐准备好的马匹,向幽州州牧进发。
这时的刘备二十三岁。
徐州下邳郡。
郡内的一个县城。
一个房间里,一个人物拿到了一封书简。
他紧紧地盯着书简。
“文台大人,书简上写了什么?”
跟随那人的部下问道。
这才,他停下了盯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