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莲浅浅一笑,道:“到你这里,何须拘于这些个虚礼!”对着黛玉,他总是不自觉的卸下一身的淡漠和防备,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每每这时,他心里就愈发感激上苍和两位上仙,若不是他们的及时援救,他又怎会遇见这般美好得纤尘不染的女子呢?虽然她还小,他却有足够的耐心来等着她长大!
几日后,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再次到来,却是为接黛玉回家而来!黛玉一听可以家去,欢喜得无可无不可的,忍不住对着每位师姐都要叽叽咕咕说上一番,只苦了对她满腔情思的湘莲!
王嬷嬷和雪雁早已收拾好了行李,只待离去之日!众人皆有小礼物相随,说着留着做个念想,相处四载,黛玉早已与众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一旦要分离,岂有不伤心之理?只每日强忍着泪水罢了!湘莲更是除了练功,时时都跟着黛玉,看着她流泪,只觉比她难过更甚!他心里已然决定,黛玉离开,他亦会跟着离开,只为能守着她长大!
离开的头一天夜里,师太命人请了黛玉过去,递与她一本小册子,道:“明日你便要离开我了,师徒一场,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这本册子,你赶紧溜儿的全部记牢了,一个字也不能漏下!”
黛玉见师父一脸凝重,忙恭敬接了,仔细一瞧,封面上赫然写着《金陵十二钗正册》,心里不由纳罕,金陵虽为母亲祖籍,她却只闻其名,并不曾去过,料想与自己并无和瓜葛!转念一想,师父既命细细记牢了,必有其道理,当下再不言语,只翻开了细细品读起来。
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面又有一堆雪,雪上露着一支金簪。边上则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下又有两阕词,分别名为《终身误》和《枉凝眉》,前者全文为: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后者全文曰: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黛玉看了大为不解,待要问师太,她却但笑不语,只得往下一页看去,却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其后亦有一阕词,曰《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余下十来页均是一般模样,皆是一副画上,写着一首诗及一阕词,不在话下。最后一页却并无图画,只有一阕词,写道: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黛玉本就天份高,只一遍已将以上内容悉数记牢了,虽暂不能理解其具体意思,因想着家去后再细想亦不迟,便很快丢开了。又与师太说了一番离别前的梯己话儿,随即回房歇息了不提。
二更天时分,黛玉主仆三人均于睡梦中被人抱到当年来时的马车上安置了,渺渺真人正待送她们下山,柳湘莲竟提了包袱和宝剑,从旁边闪出来,“扑通”一声跪下道:“湘莲蒙上仙相救,才得以苟活至今,救命之恩,本该涌泉相报,但只父母大仇未报,湘莲自觉愧疚不安,烦请上仙送湘莲与师妹一道下山,待父母大仇得报,必返回以报上仙大恩!”
茫茫大士似笑非笑道:“你此番只为报父母之仇,还是另有所图?”湘莲登时红了脸,但仍坚定道:“烦请上仙成全!”随即又磕了三个响头。渺渺真人忖度了一番,笑道:“常言道‘人去不中留’,既是你自己求去,我等自无强留之理,你自上马车吧!”湘莲一脸喜色,三步两步便上了马车,随即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催动法力,马车便缓缓向山下飘去,两人亦飘然跟在后面,很快便不见踪迹了!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山上便发生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