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亦是一脸忧伤,道:“如海、嫂夫人,本王知道委屈你们了!然为臣之道,最重要的便是为皇上分忧解难,况当今皇上,乃不世明君,为了大清朝的万世基业,便是牺牲一点子天伦之乐又何妨?”如海强笑道:“王爷所说的,如海又何尝不明白?但只小女离家思念,来家还不足两月,拙荆本就难过愧疚不已,这会儿又要让她母女这般似死离的生别,如海实在不忍……”说着滚下泪来。再看贾敏,已是泪如雨下,哽咽难耐,那王爷低声道:“本王亦是为人父,明白你二人的心情!本王虽有七子,却皆年幼力微,本王心里亦难过……”
如海见那王爷难过,忙拭泪道:“王爷不必难过,您贵为怡亲王,还这般牺牲小我,如海又有什么不能舍弃?”原来这中年男子,竟是八月才昭告天下的已薨逝了的怡亲王——爱星觉罗。胤祥,当今皇上的手足兼肱骨之臣!
你道这已死之人缘何会出现在扬州?却还得从雍正元年说起!当今皇上甫登基时,真真的外忧内患,焦头烂额:后宫中,有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拒不入主慈宁宫——她对小儿子十四阿哥的偏心眼儿是出了名儿的,在她看来,只有小儿子才配君临天下;朝堂上,明里暗里不服气儿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尤以昔日“八爷党”之人为最,而大将军王十四阿哥,更是手握重兵,虎视眈眈!更有那居心险恶之人,四处散布谣言,说圣祖爷本欲传位于十四阿哥,却被当今窜改了遗诏——“九龙夺嫡”的勾心斗角、自相残杀,可是天下皆知的!
偏那听信谣言的人特别多,以讹传讹,至后来,竟成了雍正皇帝为坐上龙庭,弑君杀父,篡改遗诏,原本明正眼顺的新皇,竟转眼间被陷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尴尬境地!事实上,圣祖爷晚年对当今皇上的器重,是人所共见的,除了兵部,其余五部和内务府,皆由今上掌管着,若非视其为储君,缘何这般委以重任?!
所幸当今硬是顶住压力,清除了昔日政敌,又重用有才之士,楞是在五年间,将国库的存银由八百万两升至五千万两,百姓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年被打压的政敌们,竟有卷土重来、颠覆朝堂的险恶企图,是以,今上命怡亲王成立了一队武功卓绝的暗卫,唤作“血滴子”,专司暗杀贪官污吏、反臣贼子,打探情报之职!而与雍正私交颇笃的如海,便是那暗卫队伍的军师!在清除了“八爷党”余孽后,朝堂安静了一段时日,然不久前怡亲王得到情报,西北大营竟流传着许多不利于皇上的谣言,疑是昔日“八爷党”的余孽在兴风作浪,长此以往,势必军心民心大乱!此番怡亲王密下扬州,为的便是要如海亲自与自己前往西北打探消息,而如海要离开扬州,前提便是要安排好妻女!
贾敏还好,早就知道如海这一秘密身份,然黛玉到底还小,为怕她担心,夫妇俩并不曾与她说过,而这类事情,亦有潜伏的巨大危险,若被对方知晓了如海的身份,黛玉母女无疑危险至极!如海的意思是让贾敏带了女儿,一道去投奔京城岳母家,然贾敏夫妻情深,说什么亦不愿离开丈夫,只能折中行事,让贾敏先假死了,再与如海一道往西北去!
那柳湘莲与怡亲王谈论一番后,便决意加入“血滴子”,先历练几年,再伺机为父母报仇!而与怡王同来的少年,却是他的第七子,才世袭了父亲爵位的新怡亲王,刚过完九岁生日的弘晓!此番他与父亲同来,一是为历练一番,二者便是想与父亲多厮守几日!
三日后,黛玉一脸喜色的从寒山寺来家,此番她除了为父母祈福,顺道还为他们求了签,竟是一只极好的上等签,大意便是父母皆是长寿之命,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为人子女的更欢喜的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