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来不为别事,乃有要事与伯父伯母二老相商。”
如海因才刚在路上听他略提了一提,因对黛玉姊妹笑道:“你二人到厨房去瞧瞧,今儿有些个什么菜?千万清淡些才好。”二人便知父亲是有意支开她们了,也不多问,自行礼退了出去。
目送黛玉的背影行出了老远,弘晓方笑道:“伯父伯母都不是外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前儿我一直在想,这会子国孝已过,我是否可以迎娶黛儿过门了?二老是知道的,我阿玛额娘不在京城,说不得要我自个儿来与您们商谈此事,还请二老恕我冒昧之罪才好。”虽则如此说着,他到底忍不住有些儿脸红。
贾敏听罢先笑道:“我道什么大事!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原属人之常情,何来冒昧之说呢?但只你也知道,黛儿是个有主意的,你竟先问过她的意见罢,咱们二老是不拘怎样,都好的。”
如海亦笑道:“这些年你是瞧着的,我素来爱黛儿若掌上明珠,那些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鬼话儿,在我这里通不管用,只要你两个好,我是再没意见的。”
见二老都不欣然赞同,弘晓喜道:“如此我先去问过黛儿的意思,罢了再找人人挑选吉日,开始着手准备吧。”说罢便告了罪,往内院儿行去。
也不命人去请黛玉,他直接沿着她才刚离去的小径撵了上去,行至花园儿里,便见黛玉与英莲正笑闹着,扑那花儿上的粉蝶。
英莲瞥见弘晓来了,知道他必是有话儿要与黛玉说,便指一事径自回避了。
“可是找我有事儿?”黛玉笑道,一面自拿手绢儿擦拭着额上的香汗,弘晓瞧的一呆,旋即回过神来,笑道:“确是有事找你。”因含蓄将自己欲尽早与她成婚一事,简要说了一遍。
不想黛玉却摇头道:“依我说,竟再等一二载罢,你知道的,我好容易与爹爹妈妈团聚了,自是想好生厮守几日的;二来,妈这会子上了年纪,耀玉又那么小,果真我离去,一应家事俱落到姐姐身上,可让她怎么样呢?三来,所谓‘长幼有序’,再没有先妹妹后姐姐的道理。你瞧着可好?”
听罢她的话,弘晓不由有些儿失望,偏她说的句句在理,字字合情,倘他一味紧逼,倒显得不近人情了,况只要她开心,自己就是再多等几年,又有何妨呢?遂笑道:“横竖咱们都还年小,再等个一二载,亦不为迟。”
黛玉见他如此反应,不由有些感动,一时忘情抓住他的手,柔情万千道:“你只放心,至多两年,我一定让你如愿以偿。”他忙反手握了她的手,亦柔声道:“不碍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横竖时时亦能瞧见的。”
又说得一会子衷肠话,直至紫鹃来寻吃饭了,二人方相跟着回了饭厅。如海夫妇听得黛玉说婚事暂缓一二载,先还恐弘晓不悦,后见他并无任何不豫之色,方放下心来。
一时饭毕,弘晓与如海谈了几句朝堂上的事,又下了几盘棋,便有小顺子来回,说是宁郡王弘皎找他有事,他只得告罪去了,不在话下。
白驹过隙,时光如梭,一晃便是十月将近。
这一日,如海正与妻女几个猜谜取乐,就有林伯亲自来回:“老爷,工部贾大人来了。”
听得是妻哥来了,如海不敢怠慢,因道:“速迎至大书房,我跟着就来。”一面回头道:“夫人,我去去就来,你娘儿们几个继续玩罢。”
贾敏闻得二哥来访,不由有些儿纳罕,自前儿大木箱一事后,她总不与贾府诸人往来,每每贾母亲自上门瞧她,亦被她找理由回避,这会子忽听得二哥来访,怎不让她纳罕不已?
不想少时如海又回来了,还带了贾政到内室来,又命人来请她,贾敏不好再回避,只得少事收拾了一番,款款到了厅里,行礼拜见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