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红影黛姿潇湘月 > 第158章

第158章

钮祜禄氏听他说完,一时并未反应过来,因纳罕道:“此事虽为咱们皇室的禁忌,哀家却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你与我说这个作什么?”

弘晓道:“回娘娘,侄臣之所以冒大不玮与您提及此事,皆因眼下侄臣亦身处当年襄亲王相同的境地,求太后娘娘为侄臣做主。”

这下儿钮祜禄氏彻底被惊住了,半晌方迟疑道:“你是说……皇上与你的福晋……”

他点头又摇头,道:“侄臣所面临的境地,又要较襄亲王好上许多,毕竟家里福晋彼时犹不知皇上的心意,只一心一意与侄臣过活。”

钮祜禄氏明显松了一口长气,忙忙道:“这就好,这就好!”

又听他接着道:“依侄臣之见,眼下大清已是国运昌盛、四海升平,侄臣于大清来讲,本就微不足道,此前侄臣已几次三番上折子与皇上请辞,皇上次次都驳回,是以侄臣才想着不如来求娘娘您开恩,准侄臣携妻带子,寄情于山水之间罢,侄臣一家一定会谨记您的恩德的。”说着与她磕了三个响头。

“你先跪安回去吧,罢了哀家自会与你做主的。”钮祜禄氏低头沉吟了半晌,方略带疲惫的道,显然儿子的心意,让她已于瞬间生出了无限烦恼。

弘晓得了她的允诺,也就不再多说,忙跪了安,便退出慈宁宫,疾步行至西华门,打马往家赶去。

黛玉见他回来,忙迎上来问道:“怎么样?太后可怎么说?”

他浅浅一笑,道:“太后说罢了自会与我做主的,你只放心吧。”他绝不会将自己说服太后的理由说与她知晓,因为那样一准儿会让她心里不受用。所幸她并没有多问,只沉浸在不久就可离京、过安闲自在生活的快乐里。

果然第三日早朝时,乾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允了弘晓的请辞,但只一点,他以“怡亲王乃先皇所封我大清的第九个‘铁帽子’王,着世袭罔替的,朕不敢有违先帝之意”为由,命弘晓仍领和硕亲王的俸禄津贴,只不再授予其他职务,再有就是,以后或出游、或至他处定居、或仍常住京城都可以,只每年除夕夜的皇室家宴,却是必须携妻儿,亲至乾清宫参与的。

消息传至怡王府,大伙儿都是喜之不禁,也就顾不得理会乾隆的附加条件了。跟着弘晓便开始为与新任的理藩院尚书和正黄旗都统,进行交接工作而忙碌起来

几日后,如海的请辞亦得到了乾隆的批准,只辅国公的爵位,如弘晓的王爵一般,被保留了下来。这下儿两边才开始为打点行囊、安顿家下人等全力忙活了起来。

这一日,黛玉和贾敏命人分别去请了迎春、凤姐儿、探春几个过来,再并上本就在怡王府的惜春和湘云两个,倒是坐了满满一屋子的人。

黛玉先笑道:“今儿把大家请来,不为别事,却是为大家以后的生活,作个明确的打算。大家都已知道,王爷和爹爹都已获准皇上的旨意,辞去了各自的官职,现下所领的,不过虚衔罢了,而爹爹妈妈一直想回扬州故乡的愿望,眼下亦可实现了,只不知道各位姐姐妹妹们,是欲与咱们一道回扬州,还是留在京城过活?”

她一说完,惜春先就道:“横竖林姐姐你在那里,我就跟到那里,我是再不愿与你分开的。”

湘云与探春亦道:“我们也是一样的,姐姐在那里,我们就在那里。”

贾敏被她三人孩子气的话儿逗乐了,因笑道:“探丫头还罢了,横竖已出了阁,这四丫头与云丫头虽则还未寻下人家,这一日大似一日的,终归要嫁人的,一味跟这你姐姐,影响了你们的姻缘,可让她怎么样呢?”大伙儿都止不住笑起来。

她两个都被她说得羞红了脸,一人搂了她一边胳膊,扭股儿糖的只是厮缠,众人越发笑个不住。

一时笑罢,黛玉又正色道:“妈妈说的话儿,也是我想要说的话儿,咱们回扬州去隐居,定然绝少与外界接触,一多半儿不能与二位妹妹觅得好夫婿,果真影响了你们的终身,叫我和妈妈于心何忍呢?”

贾敏接道:“是以昨儿夜里我与你姐姐商议过了,最好是你们两个留在京城,待终身定下来后,再去扬州寻咱们不迟,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呢?”

二人一下子红了眼圈,抽泣道:“姑妈与姐姐是嫌弃我们了吗?”

黛玉闻得此言,不由亦跟着红了眼圈,因上前揽了二人在怀,柔声嗔道:“妈妈和我怎会嫌弃你们呢?有你们跟着,咱们喜都喜不过来了,又何来嫌弃之说呢?只妈妈和我实在不愿影响到你们的终身大事,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你们千万不要有这样儿的想法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