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抗战之重建帝国 > 第44章 偷时机内部改革,投掷千万买兵王

第44章 偷时机内部改革,投掷千万买兵王

于是王志在接受了统帅部的任命之后,只听调不听宣。

一边加强防御抵御小鬼子,一边对内整理着内政。

王志分别成立了军部,行政部,情报特务部三大部门。

军部主官为总司令,由王志自己亲自担任。

本来王志想设立三军的,但是一想还没有条件,于是便先把空军海军的位置给空着,等有了条件再安排。

所以在军部下边只设置了政治部,后勤部还有陆军部三个部门。

而由于人才的匮乏,所以陆军部和政治部两个部门的主官也是由王志一人担任。

等有合适的人才,在安排位置。

行政部主官为内务长,由东广县的前县长刘斌。

由于知道王志对整个官僚集团腐败的痛恨,在获得新生的刘斌在王志手下干活再也没有生出那样龌龊的心思。

行政部下设置政务厅,教育厅,警察厅。

这三个厅的长官都是王志一开始拿下东广县的时候,最先投靠自己的周王两家年轻才俊担当。

当然王志也不可能就这样无条件的信任刘斌和周王两家的人,毕竟权力一旦不受监督,那么必定滋生腐败。

所以情报特务部便由此成立了。

王志设立了情报特务部,一共分了三处。

分别是军情处,政情处,还有情报处。

这三个处分别管理着三种事物。

军情处是严密监视军队内部,严防军队内部出现叛徒或者腐败。

政情处是严密监视自己内部的政务人员,防止办理政务的人员出现叛徒或者腐败欺压老百姓。

情报处是向外的,到处收集情报,以帮助王志进行战局分析。

还有一个军事学院,是王志在一占领东广县之后便建立的。

王志设立的这个军校,叫做东兴军校,意思是东方兴起的意思。

在军校建立之后,王志没有大肆宣传,从而招收外来学员,而是在自己占领的地盘上广收学员。

从十岁到十四岁的少年们当中进行筛选,基本是百里挑一,每一年每一届只招收一千个学员。

而且还有部队上的军官回炉再造,在接受教育。

由于一开始的招收的学生很少,所以这个学校有王志和十个属性人,再加上几个文化人教识字,这些当老师就足够了。

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大,学员的这个增多,这个王志明显感觉人手不够用。

于是便在自己的军队中搜寻人才,然后组成了教导旅,但是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才当旅长。

这不前段时间便刚刚任命夜袭小鬼子的飞机场的李和尚,任命他为教导旅的旅长。

由于之前忙着扩展军队,来巩固自己的地盘,所以王志没有时间对自己的内部进行改革。

而在沧州战役后,小鬼子原地休整,南京统帅部和小鬼子在上海开战,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也没有时间来关注王志了。

小鬼子也开始对山东蠢蠢欲动,本来韩复榘只需要防守海上方向,防止小鬼子入侵。

但是在宋哲元的二十九败退之后,韩复渠便两面受敌,而小鬼子以此要挟韩复渠自治,所以此时的韩主席正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王志在自己的地盘上瞎折腾 。

而宋哲元就更不要说了,先不说其本来就对王志没有敌意。

而现在被小鬼子给打败,地盘都丢了,军队也损失惨重,统帅部也不给补充,所以现在的宋哲元很是狼狈。

不过虽然被小鬼子给打败了,但是好歹手里还有本钱,所以也被统帅部更名为第一集团军,而老宋则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也被编入了第五战区,说起来和王志还是同僚。

同时是第五战区麾下的集团军司令。

王志本来想向老宋投去橄榄枝,但是老宋当了一辈子的头头,猛然让其在王志这个小辈手下当差,宋哲元心里有点受不了。

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王志在得到宋哲元的回答之后,无奈了笑了笑也不勉强。

于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王志开始了内部大改革,当然改革的是政务上的事,对于军队,王志还是很明智的,知道不能动。

一旦动了,在这小鬼子这样的大敌当前的情况,是要出大乱子的。

于是在召开鲁北军内部的高级会议之后,王志便开始了对鲁北五县的内政改造。

在有限的改造之后,王志的鲁北地区,麻雀虽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