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他手中神击炮的有效射程,炮弹即使滚到营中,也没有什么威胁了,再看河对岸就有几名汉军,观察这边形势,只能先用炮打这几名斥候,先开个荤。
他这边命令炮兵将目标对准几名斥候,这边吆喝着瞄准,几名斥候也看到了他在这边观察,纷纷举枪瞄准,噼噼啪啪几响之后,几枪居然都打偏了,但在附近飞过的子弹,还是让完颜尔丹惊出一身冷汗,他急忙下到河堤之下。
几名斥候又观察一会,也下了河堤,完颜尔丹炮还没开,目标就跑了。他又命令转移炮口,直对贼营,几声炮响后,汉军营帐附近,多了3枚炙热的炮弹,有汉军往炮弹浇水,然后捡起带走。
汉军大营中就是苏慕武连队,只有他们一个连,为了迷惑对方,他们把营房建造的多一点,看起来似乎是有300人。有了这次炮击的警示,孔思松连队的迫击炮也要开始反击,虽然看不到对方的炮,但开炮的浓烟已经暴露位置,金狼的炮又不易移动,短时间内,瞄准浓烟开炮就行。
观瞄手爬上营地一个高台,拿着望远镜指示着迫击炮打击的方向,一轮试射后,观瞄手又重新给出一个偏移量,第二轮开始,迫击炮的弹着点就准确地落到金狼军炮阵地,完颜尔丹正在要求增加装药量,炮弹就过来了,好在开炮的看不到他们,炮弹在阵地附近爆炸,完颜尔丹扭头就跑,结果被炮弹皮划到了屁股,一头栽倒,被兵士们架着逃跑。
这些炮兵倒也没伤几个,但阵地被几轮炮火打击后,终于将火药桶引爆,随着火药桶爆炸,这个阵地算是被彻底摧毁。
首战失利的完颜趴在病床上,没有了刚来时的狂躁,刘崇辉带诸将来看他,叫他安心养伤,定会为他报仇。
回到大帐的刘崇辉和诸将,又在商量如何收复连山,每人都在唉声叹气,并无好的办法,而刘崇辉,根本就不想进攻,他这是被赶着来的,心中只想如何应付过此事。
连长苏慕武,接到的任务是将金狼军拖在此处,不要着急攻打,以免敌军逃回。针对上面的要求,连部仔细分析了情况,确定两个原则,一是要保证不被敌军偷袭,二是要防止敌军撤退。
为了不被敌人偷袭,连里派了2组人,藏在敌军军营附近,如果发现敌军夜间出发,就点起火堆。
军营附近,每天也点起照明火,军营附近上千米的距离都要看到,沿河每天还有监测哨,这些工作都要消耗人力,每天一个排。
刘崇辉不进攻,甚至连渡河的动作都没有,按孔思松的想法,附近的船虽说都被击毁了,但可以扎些木筏也行啊,对方似乎就是在等,每天派出斥候四处巡逻,也是避免被偷袭。
刘崇辉的大营,开始就扎在远离河岸的地方,他可是听说,南汉贼军火器犀利,能打6里,他一面将营寨扎在河北6里之外,一面加强河道巡视,避免对方渡河进攻。
双方隔河互望,并无更多冲突,刘崇辉又书写奏章,要求尽快派兵派将,“我部进至饮马河,对岸盘踞数千汉贼,火器犀利,我方渡河多次均未成功。神击炮攻击贼军时,被贼所查,不幸损失,幸得完颜尔丹将军指挥得当,人员大部撤出,完颜将军因坚守阵地,为敌所伤。”
第一封战报发出后,第二天刘崇辉又发出战报,“双方隔河互射,贼军有渡河之势,我军坚守河岸,敌见无隙可乘,遂退。”
此后,刘崇辉以每天一封战报的频率,描述他想象中的战场局势,在他的战报中,“金狼军行军到饮马河,河水深急,人马无法渡,寻船,均为贼军破坏,自扎木筏,又为贼军炮火击毁,贼军多次渡河进犯,均为我军将士拦于河道,贼无寸进。”
“我军与贼多日鏖战,损失巨大,望上尽速增派援军,加拨粮饷,以稳定防线,择机击破贼军。”
刘崇辉每封战报,都是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写战况的惨烈,第二部分表决心,第三部分要补给,在没有人愿意来前线,而这个主将又能将战线稳定住,给点补给是可以接受的选项。
金狼皇上每日读刘崇辉的战报,都被感动,原本想,实在不行,就直接派一个王爷到前线,既然这位刘指挥使能够稳住局势,那就给他升官,给他补给。
刘崇辉用伪造战报升了官,得了钱,还没有人愿意揭穿他,以免被皇上抓了差派过去,就这样,这事成了朝中一个笑话。
得了好处了刘崇辉也不愿就此退去,就坚持钉在陶城,时不时还催促其他县再派援兵,其他县城的援兵,已经过了守城底线,还要再派,就只能征集乡勇协助守城了。